痢疾 霍乱 疟疾 日本血吸虫
病原体 G-杆菌
痢疾杆菌 (志贺杆菌属)
A 志贺
B福氏 我国最常见
C 鲍氏
D宋氏
病理 部位 直肠 乙状结肠
侵犯深度 粘膜固有层
地图状改变
表现 左下腹痛 里急后重 粘液脓血便
诊断 分型
1诊断 痢疾 =不洁饮餐史 粘液脓血便 左下腹痛 抗生素有效
分型 普通型 粘液脓血便 左下腹痛 典型
轻型 腹痛 腹泻少见 /不明显
重型 腹痛 腹泻 明显 休克
中毒性菌痢 2-7岁 男孩 夏天 不洁饮餐史 神智昏迷 “无肠道症状”
检查 便找痢疾杆菌
便培养
治疗 喹诺酮/三代头孢
霍乱
病原 病生
霍乱弧菌 污染水 食物 (夏秋季)
(肠道传染病)
机制 霍乱弧菌 释放 外毒素 肠道痉挛 收缩 早剧烈呕吐 晚严重腹泻
表现
泻吐期 1腹泻为主 呕吐
2水样便 “米泔样便”
脱水虚脱期
1 缺NA 腓肠肌痉挛
2 休克
恢复期
38-39°c 3-7天
检查 便找霍乱弧菌 染色(-)
动力试验
培养 碱性 冻水培养
霍乱弧菌 抗原
治疗 快速补液
疟疾
病原学 蚊(中华按蚊)人身 血管 RBC 裂殖子 RBC碎片 刺激人体 寒战高热 大汗 恢复
中间宿主 人 终末宿主 蚊
表现 虐原虫 RBC 间日虐
三日虐
寒战高热 大汗恢复
周而复始
RBC下降(脾大) 贫血
检查 血常规 RBC下降 确诊 血涂片 骨髓涂片 疟原虫
治疗 氯喹(耐药 青蒿素) 复发 伯氨喹(迟发型) 预防 乙胺嘧啶
日本血吸虫病
病原学
日本血吸虫 成虫 (门v系统) 虫卵(肝脏肠壁)
螺钉 水 (尾蚴) 钻入皮肤 皮炎
1致病力最强是 虫卵期
2虫卵 肝脏 肠壁
3肉芽肿炎
4钉螺 中间宿主
表现 急性血吸虫病 ≤6月
慢性 >6月
晚期血吸虫病 1巨脾型 2腹水型 3肉芽肿型(结肠) 4侏儒型
检查 1 便找虫卵(毛蚴)2 血吸虫(寄生虫)嗜酸性粒细胞
3免疫学 皮内试验 环沉卵试验
4肠壁活检 虫卵 确诊
治疗 吡喹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