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第十五章 制衡之术》(4)

延绵四百年的大汉王朝,西汉亡在外戚,东汉亡在宦官,这是后世君王不得不防的血泪教训。而孝宣皇帝在这一刻,终于意识到自己笼络的这一大堆叔叔、舅舅、三姑六婆,如今势力大、威望高,已经成了气候。
他们虽然听命于皇帝,且单独的力量不足以对抗如今手握实权的宣帝,但他们联合起来相互庇护,单论人情都已经构成了不小的威胁。
可喜的是,宣帝意识到了外戚问题,并通过种种手段将朝中各方相互制衡,开创出孝宣中兴的盛世局面。可惜的是,从他儿子开始,就把宣帝经过多年政治斗争积累的经验教训和教诲忘得精光。大汉在宦官和外戚的权力角逐中耗光了精力,由盛转衰。
现在,赵广汉必须死,这已经不仅仅是他的舆论声势有可能威胁到皇帝光辉形象的问题了。如果赵广汉活了下来,他是谁救的?外戚!
外戚本来无兵无钱,所有东西都是皇帝给的。可如果他们救了赵广汉,那么官吏的政治手段和依附的民心就会为外戚所用,那就有可能诞生另一个霍家。
宣帝为了灭掉在西汉权利顶层盘踞整整六十年的卫霍家族,用了六年时间,付出了一生中最伤痛的代价,他不可能为自己重新树敌。
元康元年,赵广汉的案子从秋季拖到冬季,宣帝权衡再三还是判了死刑。长安城下起了难得一见的大雪,赵广汉被腰斩。宣帝曾答应上访百姓,会好好考虑他的案子,而这就是结局。
赵广汉死了,之前因为万人上访求情被放大的形象放到更大了,整整几万人为他送葬,哭声震动整个长安。其实平心而论,赵广汉死的不冤,他触动的不只是法律,还有皇权敏感的神经。
据记载,赵广汉死的那天,全首都嚎哭声昼夜不止,如同国丧。有人哭着说要代替赵广汉去死,祭祀活动络绎不绝,甚至百姓做歌曲来纪念他,到处都有他的祠堂。
可是,我想问,凭什么?论处案公正,他不及于定国;论爱民如子,他不如邴吉;论坚持信义,他比不上黄霸。可他居然可以获得百姓国丧的礼遇,连邴吉这种人品美玉的厚道人都未曾有过这样的送葬级别,这对邴吉等人来说何其不公!
民心,或者说是舆论,是一种很强大的力量。它不理会公平和真相,简单、幼稚而可怕!
刘病已不希望再有这种不可控的事发生在他的朝廷上了。
赵广汉死后,宣帝立刻开始处理丞相和外戚两大党,其手段之严厉、出手之迅速也让所有人大感意外。
魏相和京兆尹的案子牵连太广,宣帝帮了他但也不会纵容他。很快,一顿板子就对牵涉其中的所有人都打了下来。
先是丞相一党。首席谋士萧望之被外放做平原太守,也是警告别的官吏没事别火上浇油。
少府宋畴,宣帝把他贬到了泗水担任泗水太傅。(他是赵广汉的好朋友,才华却很受魏相赏识,可以说这孩子倒霉,如今里外不是人。很多时候,朝堂上的事就看政治站队,不然就跟宋畴一样。任首都市长多年,督办全国的工程建设审批,位居要职。啥错没犯,却被皇帝随便找了个借口贬官【摊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