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阳与花——(五)(2)
吃完饭后小双和湾湾开始干活了,陶阳也开始继续练功了。毕竟来清月阁是来唱戏、挣钱的,适应了几天,也该收拾收拾上台了,所以更得加紧着练功了,要知道,到新场地后的第一次演出必须精彩,不能有半点差池。
陶阳在自己的院子里不停的练着基本功、吊着嗓子,丝毫不比第一次登台的新人放松,因为对于陶阳来说这不仅是新场地的头次演出,更是因为这是陶阳开始倒仓后的第一次演出。
这倒仓,是戏曲行当里的词,说的是男孩子到了年岁之后嗓音开始有改变。在这期间,要绝对的保护嗓子。
对于郭老师和陶阳来说,这嗓子,就是吃饭的饭碗,要是倒仓期间嗓子没保护好,这吃饭的粮仓就倒了。所以说倒仓这个词形容的也是很形象了。
陶阳是祖籍山东,但十岁就跟着郭先生到了天津。在这两个故乡,陶阳都是出了名的戏曲神童。
怎么叫神童呢?这是因为陶阳从小听着茶楼里的先生们唱戏,他就能跟着学,也是奇了,一个小小的孩童,却能学的有膜有样,颇有韵味,于是啊,就有了这神童的名号。
再后来,一些机缘巧合之下,陶阳就拜了郭先生为师。
郭先生有自己的班子,名叫德云,这德云戏班的名声可是享誉全国的,郭先生的徒弟也有不少是名角儿。
郭先生收的徒弟是都要给字“云鹤九霄,龙腾四海”的,到陶阳这刚好是“云”字,郭先生的老友于谦于先生说“这孩子不仅唱戏唱的好,干什么都是极有天赋的,就像圣人一样。”所以给字“云圣”。
自从拜了师,郭先生的弟子们就都知道戏班子里有这么一个小兄弟,唱戏唱的响当当。那时候一提陶阳,谁都得是夸赞的。
可是突然有一天,陶阳练曲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往常能唱上去的高音上不去了。渐渐的,陶阳发现自己的声音也不比以前亮了。陶阳这才认识到,自己这是倒仓了。
那一阶段里,不能有人在他面前唱曲,提也别提,哪怕是一个字也不行。
从那年开始,德云戏班的招牌陶阳突然就消失了似得,哪的演出都见不着他。熟悉的看官们也都议论纷纷,原因也是叫人们编出了好几个版本。但也只是私下里的饭后闲谈,没人拿到明面说。凡事知道点消息的也是盼着陶阳能早日复出,当然,是除了同行们。
那个时候陶阳的内心是百般低落,总是将自己缩在小角落里,一个十四岁的孩子,眼里却总是落寞,任谁看了那双失了魂一样的眼睛,都会不由得心生怜悯。
记得以前的陶阳可是傲的啊。
虽然年岁小,可行为举止,说话办事,都是十分成熟的。他知道自己的天赋和能力,所以他总是流露出一种傲气,那是骨子里的傲气,不谦虚的说,那是帝王之气。
可一倒仓,陶阳所有的锋芒就全敛了下去,像秋风落叶般无力,任谁劝,都起不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