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杨国忠(3)
杨国忠和历史上的很多宰相不同,他还身兼剑南节度使的职位,所以,在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挑选了3000名勇士,在皇帝的花园内训练他们,还招募了一万人驻守在灞上,命令他的亲信杜乾运统率他们。杨国忠还在巴蜀地区布置了很多亲信,令剑南节度副使崔圆暗中储备了不少物资,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逃离长安时,杨国忠的表现也值得称赞:1.命令宦官曹大仙在春明门外击鼓,假装有军队集合,让敌人不敢轻举妄动。2.焚烧堆积的稻草,让烟火照亮了天空(逃走时正值清晨),以此掩盖队伍的行踪。3.在队伍渡过渭河后,立即下令:毁断便桥。
第六,为政高效,体恤下情。
以前,吏部在选拔官员时需要经过三道程序,从春季开始办公,到了夏季,才能全部完成。杨国忠当上宰相后,他在选拔官员时,将百官聚集在尚书省,和他们一起办公,这样就极大的提高了选官的效率——只用一天时间就能完成全部的工作。
以前选官时,对参选者的牒文有很高的要求:一旦有一句话不符合程式,就不得调任,所以,有的人考了十年也得不到想要的官职。杨国忠在选官时,注重参选者的功绩,而不刻意追求形式。他定下了新的选官制度:将工龄长的人先补上官职,牒文错了的,可以重写后再上交。
杨国忠的这些新政受到了很多人的赞誉,他的“体恤下情”还体现在对上访人员的处理上。
在唐玄宗执政期间,江淮地区的市场上流通着很多劣钱。有些王公贵戚和大商人经常以一个好钱换取五个劣钱的方式,收购了大量的劣钱,然后带到长安城,按正常的币值消费,这就造成了通货膨胀。
天宝十一年,李林甫将此事上奏,唐玄宗看了奏表后下令,让有关部门拿出粮食、布帛及国库中的好钱,将流通在长安市场中的劣钱换回来,兑换时间为一个月,不交官者问罪。这道皇命让很多商人陷入破产的边缘,于是,他们拦住了杨国忠,向他诉苦。杨国忠将这些人的难处告知了唐玄宗,最后实施了变通的政策:那些不是由铅锡铸成的钱币和有孔的钱币,可以继续流通。
所以说,杨国忠非常讲究办事效率,而且懂得关怀那些失意之人。
第七,知恩图报,不忘旧人。
翻看史书,那些对杨国忠有恩惠的人,都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举几个例子:1.在杨国忠借献春贡之名,进京投奔杨氏姐妹时,因为贫穷,所以没准备礼物,时任剑南节度使的章仇兼琼送给他价值百万的蜀地货物,这对于杨国忠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后来,在杨国忠的运作下,章仇兼琼入京担任户部尚书、殿中监等职。2.采访支使鲜于仲通在杨国忠落魄时,常常接济他。在章仇兼琼物色为他进京跑官的人选时,鲜于仲通推荐了杨国忠。杨国忠得志后,鲜于仲通被杨国忠推荐为剑南节度使。3.鲜于仲通接任了剑南节度使后,在讨伐南诏国的战争中失利,士卒死了六万余人,他本人也差一点战死。杨国忠掩盖了鲜于仲通的失败,仍然为他记下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