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三体》里人类最绝望那天做了一张报纸
早在《三体艺术插画集》上线前,我们就计划为大家准备一份特殊的礼物——
它必须足够大,有足够丰富的原创内容;
它有《三体》里最关键的情节,以最好玩的方式呈现;
它最好还有保存价值,让你时时忍不住拿出来翻阅;
一番讨论,我们想到了“报纸”。一份虚拟报纸,它来自书中重大意义的一天,记载了那个时代人类的喜怒哀乐——
“水滴摧毁人类舰队那天的号外,怎么样?”
今天就讲讲这份报纸的幕后制作手记。
△终于来了!
老实说,当知道要制作这样一份报纸的时候,我们还是有点懵逼的。
1. 末日战役这一天,整个人类社会濒临崩溃,还有人看报吗?
2.兵荒马乱的,新闻谁来写?
第一个问题,想了想,还真有。
新闻是灾难时的安慰剂,过去,人类文明每一个至暗时刻,地震、海啸、战争、疾病,都有报纸(包括现在的新媒体)相伴。
在末日将至之时仍然保持尊严,大声疾呼,这不就是“给岁月以文明”最好的体现吗?
第二个问题,应该是集众人之力,专业媒体依靠大量非专业人员组稿。
给未来编新闻,未来局编辑部的各位已经轻车熟路(推眼镜喝茶),不过这次最大的挑战,是在原著《三体》的基础上做延展,同时还能保持严肃和严谨。
那么,什么是一份三体文明入侵时代的报纸该有的样子?
01 世界观设定:末日也是要写稿的
《三体观察报》是一份危机纪元的报纸,目的是长期观察三体文明动态,播报最新消息。
它是人类史上最黑暗之日:末日战役当天的号外报纸。
它很可能由冬眠者创办发行——原著中,大量冬眠者在苏醒后固守传统的生活方式,被统称为“旧人类”,这样一份报纸应运而生。(新生活五区的老居民楼下,门卫大爷一边看报一边咂嘴“现在那些点墙的年轻人……”)
它还应该集中了大量旧时代而来的专业记者和媒体人。(请脑补《编辑部的故事》)
△《编辑部的故事》剧照
02 作者:资深粉丝、编辑还有…新华社高级记者韩松老师
为了在忠于原著的同时保证新闻媒体的专业度,我们邀请了以下作者:
韩松,著名科幻作家,新华社对外新闻编辑部副主任兼中央新闻采访中心副主任,与刘慈欣共同构成中国科幻的两极。
韩老师为本报提供了一篇国家通讯社级别的专业社论。
跃迁层,资深《三体》粉,体制内观察者,小科幻迷养成中。
Mahat,科幻小说长期爱好者;科幻评论跨语言墙不定时搬运工;低产科幻小说译者,三体宇宙的观察者。
他们两人为本报提供了高度契合原著、严谨而合理的新闻报道。
未来事务管理局的各位编辑/设计师:巽,苏小七,宇镭,蒙脱石散,刘诗韵,张思敏...
我们参与了约稿、组稿、编辑、校对、排版、考据等工作,作为报纸的统筹策划,埋了大量好玩的彩蛋和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