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关于YH127号坑的相关报道

2023-03-26历史中国新闻文字甲骨 来源:百合文库
本文为王本兴于2015年5月15日发表在《中国书画报》上的,仅做资料参考补,特此申明。
轰动南京的YH127甲骨坑
一、惊世发现
1936年6月12日下午四时左右,民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史语所)组织的第13次河南安阳殷墟甲骨文发掘工程已接近尾声。这次发掘是从1936年3月18日开工的,计划同年6月12日结束。组织这次发掘工作的负责人是郭宝钧、石璋如,组成人员有李济、高去寻、李景聃、王湘、尹焕章、祁延霈、孙文青、潘悫、魏善臣等。发掘过程中,有人发现坑壁东北面有一小块带字甲骨,大家喜出望外,继续接着往下挖,竟接连挖出了760片甲骨。当时天色已晚,在没有什么照明设备的情况下,不得不停止发掘,并把坑位遮盖好,夜里派了专人看守。谁也没有料到这里竟是一个殷商王朝的甲骨“档案库”,也没料到这个日后编号为YH127的甲骨坑,将名扬四海,永载史册。
根据1949年定居台湾、曾亲身参加第13次安阳127坑科学发掘考古工作、被誉为“考古人瑞”的中国第一代考古学泰斗石璋如先生的讲述,127坑发现后的第二天,即1936年6月13日,人们又紧张地继续投入了发掘工作。127坑的直径只有1.8米,只能容纳两个人在坑内操作。王湘、石璋如两个人既能独当一面,又能很好地分工合作,小心有序地向纵深挖掘。只见完整的大龟甲板一片挨着一片,满坑皆是,连放脚的地方都没有。挖掘工作是由里向外退着干的,当不能容纳两个人时,石璋如先退出,由王湘一人继续干,最后连一个人也无立足之地时,只好把坑壁再打开一个口子,让王湘出来。工作告一段落后,再由摄影者照相。人们发现上层的甲骨挖起来后,其下层仍有许多,当时不知道还有多深,如果就这样一层一层的清理挖掘下去,不仅时间上不允许,而且无法保证质量。
6月14日,大家决定改变方法,原先是从中心向两边挖掘清理,现在像剥皮似的从四面向里挖掘,形成了一个连泥带骨的“甲骨柱”,并决定把这个“甲骨柱”装入一个大木箱,运回南京中央史语所,然后再在室内仔细发掘。与城里的木匠接洽后,木匠察看了现场,觉得没有这么大的板材可以制成箱体。于是他们组织起来,四处去找大树,连夜锯成板材,把木料运到工地,制成木箱。制成后的箱子实在太大,有2米见方,高达1米多,根本无法在坑底旋转与移动,只能将木箱在空中吊起,从上往下套。经过四五天的努力,终于把“甲骨柱”整体装入了大木箱,开始向上运。坑深约有5米多,又经过两天工夫才运上来。期间《彰德日报》进行了报道。二、运往南京
把“甲骨箱”这个庞然大物运到火车站,可是个大难题。当时安阳最有运输能力的李绍虞,是研究所考古队办事处西邻,也是董作宾先生的好友。他曾为安葬袁世凯时的杠房灵车总指挥,很有实力与名气,愿意加盟帮忙解决运输问题。他们把箱子捆扎成双杠式,就像抬轿子一样,64人抬杠,并有6人在旁边辅助。为了步调一致,他们事先在当地训练。李绍虞提了一面铜鼓,他说:“第一声,各就各位;第二声,杠子上肩;第三声,扶杠挺胸;第四声,开步走。”当正式依序执行时,第一声、第二声皆能顺利进行,到第三声扶杠挺胸时,只听得“咔嚓”一声,两根大杠被折断了,而6吨重的箱子却纹丝未动,看来这方法行不通。怎么办?大家只好把箱子打开,除去一部分土块,再把箱子锯去一段,减轻了重量,把工人们重新组织起来。据说榆木杠只会弯不会断,便借来了两根榆木大梁,并由原来的双杠式改为十字式捆扎,48人抬杠,另22人在旁边辅助起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