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们被折断翅膀
这个训练过程则异常残酷,必须经过三关生死考验。第一关,要经受成百上千次的飞行训练,才能从母鹰口中得到食物,否则只能活活饿死。第二关,母鹰把幼鹰带到高耸云霄的悬崖处,把幼鹰摔下去,只有勇敢展翅飞翔的幼鹰才能活下来。第三关,那些被母鹰推下悬崖而活下来的幼鹰,其翅膀会被母鹰咬断,然后再次被母鹰摔下悬崖……
这个题目并不神秘,只是对于大多数人,是个假命题。但我觉得好玩的地方也在于此,一个没有起因也没有结局的答案,正是我们所好奇的,究竟我们在追寻梦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故事,才逐步蜕变成现在的自己,而如今又怎样看待曾经那些事,如果可以改变回忆,你会选择删除还是保留。
看到人民日报公号推送的一条消息,题目叫《圈粉董卿、震惊小撒的“中华小词库”竟是他!》,我不禁浮想联翩,这又是哪位神童?竟有如此高的评价,中华小词库是什么概念,首先得理解“库”这个字,也就是这位小朋友能把300卷唐诗,100首宋词烂熟于心,而烂熟于心又是什么概念,就是随便拿出一首考他,哪怕只是其中的一联,一联只展示三个字,他也能马上填空完整。
说实在的,这些年不断涌现许多“天才”,什么一举攻破百年难题,年龄最小的中国学者,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曹原,令人惊叹,以前人们太酸,总拿“伤仲永”说事,但古代方仲永的故事只是一个毁掉“天才”的例子,但如果好好培养呢?那就是另一番景象,另一个答案,所以切莫以偏概全一概而论,天才不是那么好当的,既然命中注定,也断然不会轻易放弃,除非他自己没有发光,或者被黑暗堙没。
可我所知道的天才,大多都被堙没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没有支持者,中国传统环境是最能堙没天才的坟墓,也许说的有点重了,但并不言过其实,之所以天才变成蠢材,其实是因为愚蠢的家长,他们总想让孩子最稳最大众化,他们不希望你冒险,不希望你“不走寻常路”,哪怕你是一个多么非凡的人,最终也不得不变的平常。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就是其中一位。小时候眼睛近视,电视电脑成了罪魁祸首,从此被迫远离,只能偷偷看书,后来书就成了我最好的伙伴,我明目张胆的看,大人们也不便指责,毕竟那时学校要求多读课外书,当时我看的是中外名著,他们觉得还不错,虽说不支持但也不反对,后来读书越多越不能自拔,惊异于书中的世界,五彩斑斓与众不同,他们便站出来反对了,说什么我变成了“书虫”,耽误学习。
就像后来我写东西一样,爱好作文,没事总想写点什么,小时候还好,被老师打了高分,家长也高兴,可久而久之便成了“你就总爱钻这一样”,我是个偏科,除了语文,其它科目都一般,从小没有数理化的天分,你逼着我也没用,但唯独写作拿手,还记得小学初中的语文老师,都喜欢我,尤其我爱观察,把生活的点滴记在心里,有感而发,总能让老师不禁感叹,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语言天赋,以后一定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最终我还是没能成为老师们口中的人才,心中有愧,可我真的尽力了,那时我读越来越多的书,其色各异的文学杂志,父亲总是见一本收一本,并严厉呵斥我不许再看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他竟把文学称为“乱七八糟”,我感到非常震惊,可我那时毕竟寄人篱下,不得不低头,于是便选择一次又一次忍耐,我不爱学习,高中以后枯燥的课程成了我的催眠剂,一旦坐在课堂上,眼睛就不自由的打盹,于是书我也不读了,就没事还写点东西聊以慰藉,那时有个校刊,我和另一位笔友争相在上面发表作品,彼此都欣赏对方的才华,可好时不久,他成绩下降,便放弃写作专心学习了,而我便又没了支柱,四处游荡。
这个题目并不神秘,只是对于大多数人,是个假命题。但我觉得好玩的地方也在于此,一个没有起因也没有结局的答案,正是我们所好奇的,究竟我们在追寻梦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故事,才逐步蜕变成现在的自己,而如今又怎样看待曾经那些事,如果可以改变回忆,你会选择删除还是保留。
看到人民日报公号推送的一条消息,题目叫《圈粉董卿、震惊小撒的“中华小词库”竟是他!》,我不禁浮想联翩,这又是哪位神童?竟有如此高的评价,中华小词库是什么概念,首先得理解“库”这个字,也就是这位小朋友能把300卷唐诗,100首宋词烂熟于心,而烂熟于心又是什么概念,就是随便拿出一首考他,哪怕只是其中的一联,一联只展示三个字,他也能马上填空完整。
说实在的,这些年不断涌现许多“天才”,什么一举攻破百年难题,年龄最小的中国学者,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曹原,令人惊叹,以前人们太酸,总拿“伤仲永”说事,但古代方仲永的故事只是一个毁掉“天才”的例子,但如果好好培养呢?那就是另一番景象,另一个答案,所以切莫以偏概全一概而论,天才不是那么好当的,既然命中注定,也断然不会轻易放弃,除非他自己没有发光,或者被黑暗堙没。
可我所知道的天才,大多都被堙没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没有支持者,中国传统环境是最能堙没天才的坟墓,也许说的有点重了,但并不言过其实,之所以天才变成蠢材,其实是因为愚蠢的家长,他们总想让孩子最稳最大众化,他们不希望你冒险,不希望你“不走寻常路”,哪怕你是一个多么非凡的人,最终也不得不变的平常。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就是其中一位。小时候眼睛近视,电视电脑成了罪魁祸首,从此被迫远离,只能偷偷看书,后来书就成了我最好的伙伴,我明目张胆的看,大人们也不便指责,毕竟那时学校要求多读课外书,当时我看的是中外名著,他们觉得还不错,虽说不支持但也不反对,后来读书越多越不能自拔,惊异于书中的世界,五彩斑斓与众不同,他们便站出来反对了,说什么我变成了“书虫”,耽误学习。
就像后来我写东西一样,爱好作文,没事总想写点什么,小时候还好,被老师打了高分,家长也高兴,可久而久之便成了“你就总爱钻这一样”,我是个偏科,除了语文,其它科目都一般,从小没有数理化的天分,你逼着我也没用,但唯独写作拿手,还记得小学初中的语文老师,都喜欢我,尤其我爱观察,把生活的点滴记在心里,有感而发,总能让老师不禁感叹,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语言天赋,以后一定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最终我还是没能成为老师们口中的人才,心中有愧,可我真的尽力了,那时我读越来越多的书,其色各异的文学杂志,父亲总是见一本收一本,并严厉呵斥我不许再看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他竟把文学称为“乱七八糟”,我感到非常震惊,可我那时毕竟寄人篱下,不得不低头,于是便选择一次又一次忍耐,我不爱学习,高中以后枯燥的课程成了我的催眠剂,一旦坐在课堂上,眼睛就不自由的打盹,于是书我也不读了,就没事还写点东西聊以慰藉,那时有个校刊,我和另一位笔友争相在上面发表作品,彼此都欣赏对方的才华,可好时不久,他成绩下降,便放弃写作专心学习了,而我便又没了支柱,四处游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