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不过一张纸钞?
夜深人静,练习完素描后,我随便翻开一本杂志,看到这么一篇文章:
男子A的母亲B对A进行着各种控制。B花钱派人监听A的电话,去A的工作单位哭闹,逼着A换工作。经过B的折腾,A辞了工作,也离了婚,头发也掉光了。此时A已经34岁。
评论区一边倒地指责B,但也有赞同者:“她再怎么折腾也是你的妈妈!是你的家人!”、“你的母亲是过来人,她一定是为了你好!”
我思来想去,为了显得自己孝顺,就给赞同者点了赞,还回复了一句“支持你。”毕竟网络上追求优秀的人都会用“孝顺”伪装自己——包括网红、大明星都这样。随后,我喝了一口柠檬茶,倒头大睡。
“呜呜呜……”我看到一个6岁左右的小孩子在河边哭泣,一个15岁左右的女生走了过去,发出“嗯嗯啊啊?”的声音。原来这个女生是个哑巴。小孩子用手指向池塘,一个纸船漂得太远,收不回来了,小孩子自己又不敢下水,怕被水蛭咬。
女生看见了纸船,脱下鞋子,撸起裤管,趟到池塘中心,用刚涂好指甲油的手拿起纸船,又返回到孩子面前。递上纸船后,小孩子怯生生地说了句:“谢谢。”女生愣了一下,然后十分激动地“嗯嗯啊啊”,可能是察觉到自己说不出话,便露出了感激无比的笑容。
女生走后,不知怎么的,我走了过去,突然一脚把小孩子踹下池塘。然后我看见了——那张和我小时候一模一样的脸。
溅起的水花糊住了我的眼睛。我努力地擦去脸上的水,睁开眼,看到那个女生被其父母拖着,走在大街上,原本精致的头发脏乱不堪,身体满是棍棒的血印。
我问路人:“这是咋了?”
路人用饶有兴趣的语气说:“这小女子也是,她爹妈出价1000块,把她卖给了一个50岁的老头子。她想逃,能逃到哪里去?在山里饿了两天,结果被逮住了,差点被爹妈打死。”
女生睁开了眼睛,她看见了小时候的“我”,发出“嗯呜呜”的声音。路人连忙把“我”拉到一边。
女生的母亲发现女儿醒了,随手捡起一块砖头,对着女儿狠狠丢过去,差点砸中女儿,母亲恼羞成怒地准备再捡起来,其他人见状连忙拉住她:“别砸!砸坏了咋卖出去?”女生的父亲狠狠抓住女儿的脚脖子,骂骂咧咧的,满嘴下流话,拖着女儿往土路上走。女生放弃了抵抗,她的身后有一条长长的血迹。
“说了多少次!睡前不要喝甜饮料!”
我被一股力量拉回了弹簧床上。母亲拿了一件新衣服,丢在我脸上。
“给,今天母亲节,老娘要开心一下,送儿子个礼物。不许挑三拣四!”
我看了看那80年代的配色,干巴巴地棒读了句:“哇真是太好看辣!谢谢我的妈妈!”
“肉麻!你这个小屁孩!真是长不大!”母亲布满皱纹的脸上开出了一朵笑容。“少吸烟!我先出去了!”
我穿上衣服,正准备继续练习素描,突然想起了什么——打开电脑,删掉了那句“赞同你”。
顺便回复了他一句“你个低能儿。”
这种看不见悲剧,还在信息时代用观点祸害人间的人,应该被中国功夫打断敲键盘的手指。
后记:故事原型的女生在2003年以后,笔者再也没有其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