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都一样的母子亲情:惊人相似的故事
母子亲情
这是一个古老的故事,实在太古老了,古老得说不清时间和地点,但却在一个很宏大的时空范围里重复发生,而且情节和结局都惊人相似,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希伯来文《圣经·旧约全书·列王记》第三章:有两个妓女争夺一个男婴,都说是自己的儿子,所罗门王断案,把男婴放在两个人中间,让双方争抢,谁抢到男婴就归谁所有,男婴的亲生母亲不忍心让自己的孩子承受被争抢的痛苦,她选择了放弃,所罗门王认定他是男婴的生母,把男婴还给了她。
《古兰经》和《贤愚经》也有相似的记载。
《贤愚经》是佛教教义,源于古代印度的梵文佛经,由北魏凉州僧人慧觉翻译整理,并流传至今。
东汉学者应劭编著《风俗通义》记载一个相似的民间故事:颍川富户兄弟二人的妻子同时怀孕,兄长的妻子因为伤了胎气导致流产,但隐瞒了真相,弟弟的妻子生下一男婴,被兄长的妻子盗走,双方发生争执,官府衙门无法裁决,最后由丞相黄霸断案,让一个士兵怀抱婴儿站在两妇人中间,双方争抢婴儿,兄长的妻子抢先出手,夺走了婴儿,弟弟的妻子不忍心让自己的亲生骨肉承受被争抢的痛苦,她没有出手但却泪流满面痛不欲生,而兄长的妻子却因为抢到婴儿喜形于色,黄霸因此断定:弟弟的妻子是婴儿的生母,于是让母子团圆。
这个故事后来以下被多种文献转载:
《意林》、《北堂书钞》、《太平御览》、《折狱龟鉴》、《棠阴比事》。
元曲作家李潜夫(字行道)创作元杂剧《包待制智勘灰阑记》简称《灰阑记》,将这一故事搬上戏剧舞台:
北宋初年,郑州马员外妻子多年不孕,妾张海棠生下一男婴,妻为了将来能独霸家产继承权,与郑州县官串通合谋,诬陷张海棠谋害亲夫,并将她生的孩子据为己有,衙门将张海棠定罪,开封府包公重审此案,将婴儿放在地上的灰阑里让二人争抢,婴儿的生母不忍心自己孩子受苦,悲痛欲绝,包公因此断定她是孩子的亲妈,让母子团圆。
德国诗人布莱希特借鉴元曲《灰阑记》创作话剧《高加索灰阑记》。
高加索山区有一片土地肥沃的山谷,那里居住着一群牧民,他们以放牧为生,因二战爆发被迫迁徙,二战结束后他们返回驻地,结果那里的土地被一群果农占据,原先放牧的土地已经种满了果树,果农和牧民双方发生争执,最后果农以水利灌溉计划说服了牧民,成为山谷的主人,并为牧民上演了一出话剧《灰阑记》:
高加索地区的乔治亚王国陷入战乱,总督的儿子米歇尔与父母失散,被女佣古如莎收养,战争结束后总督夫人要求收回儿子抚养权,与古如莎发生争执,并由法官仲裁,法官把孩子放在地上,并用粉笔画了一个圈说:真正的母亲应该有足够的力量,把自己的孩子拉出圈外到他身旁。结果总督夫人把孩子拉到了自己的身旁,古如莎输了,但法官却把孩子判给了古如莎,认为她比总督夫人更爱这个孩子,总督夫人当场昏迷。
一样的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