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生活中的“非理性”行为,这三步就够了!(2)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沃比根湖效应就准确的阐释其背后的道理: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高于平均水平,但事实上不可能。
就像《皇帝的新衣》中的人们,只不过是不愿承认的附庸风雅罢了。从个人角度,想要真正准确客观的评价基本不可能,大脑会想当然的过滤我们想到的事物。
而这种时候,我们可以的做的,就是倾听别人的建议抑或用“非我”状态和需要评价的事物保持适当的距离
。
例如你在写作方面自认为还不错,确实也得到了一些赞扬,但这远远不够。想要进步,就需要阅读鉴赏优秀的名人作品,无论是思路还是文笔,即使跟你的风格完全不同,也能有所提高。
奇葩说有一期关于知识该不该垄断的辩题,我很同意经济学家薛兆丰的观点。他说,“真正有意义的知识是存在我们大脑里的智慧,必须经过筛选,判断,反复使用,龙会贯通,才能够从所谓的信息变成智慧。”
众所周知,1929年的美国曾爆发一场金融危机,究其根源,是次贷问题。
我们都知道,对房贷的计算应该是考虑税金,通货膨胀,房价的变化。但多数人都不会怎么想,而是会转变为最多可以贷多少钱。
很显然,这两个问题根本不是一个问题,所以人们贷款往往超出自己的偿还能力,也就引发了此次的金融危机。而这就是一种严重观念的错误。
三、对比错觉
两个同样大的“○”
想必大家都知道著名的爱因斯坦相对论。同样的东西,我们总喜欢货比三家,哇,明星同款,哇,这家好评多,哇,它家价格还便宜买了。
所以商家也经常巧妙的运用对比诱饵,制造参照物,让你看起来好像省了一笔花销,实际上乐在其中啊。
就像我们考试遇到的选项干扰。大多习惯在两个看起来差不多的答案里徘徊不定,却没想到另一个才是正确答案。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
这时候你就很疑惑了,那到底怎么才能摆脱错觉,走向正轨呢?其实很简单,把看似密切相关的两种东西进行拆分,让他们成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
就像开头的第三个例子,假如去掉第二个选择,在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进行选择,就能远离思维的束缚。
那么现在,你学会控制生活中的“非理性”行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