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高的灵魂与艺术的追求———读月亮与六便士
为保证严肃文学讨论的框架,本文就不插多余图片。
先为没看过的同学简单概括下故事,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有着当时正常价值观,世界观的作家。这本书所有的故事都有如从这位作家笔下流出,这是作者毛姆一贯的风格。作家偶然认识了一位家庭美满,工作体面的中年男子斯特里克兰,对方突然响应内心对艺术的呼唤,如着了魔一般,舍弃了妻子,儿女,工作,财富。
随后他先是奔赴巴黎创作艺术,这时的他不屑一切感情,无视所有凡事尘俗。他的眼里只有创作,甚至不需要任何人的认同。物质的一切都难以对他造成干扰,斯特里克兰有六个月时间仅靠每日一块面包与一杯牛奶过活。在这极端的条件下,他得了重病,奄奄一息。
这时唯一赏识他的人,斯特洛夫先生救了他,将这位流浪汉带到家里,他的妻子极度反对,这一段描写女人内心的情感非常细腻,她们对于这类事物是如此的痛恨与反感被写的淋漓尽致。不过这些最后在丈夫的恳求下同意了。
过了一段时间后,斯特洛夫被绿了,他深爱的妻子爱上了这个流浪汉,这里我始终想不通,因为她的妻子并不懂艺术。当时原文描写的原因给我的印象偏重于:斯特洛夫是个矮小还胖的男子,而斯特里克兰高大又精瘦,胡须和毛发等男人的标志引诱了这位妇女。之后斯特洛夫无论如何恳求,这位夫人再也不像上次一样留情。斯特洛夫先生是痴情的,他把房子和女人都给了斯特里克兰,自己在外面租房子住。
几个月后,一场争吵,斯特里克兰离家出走,而斯特洛夫夫人喝草酸自杀。在医院折磨了一周死亡,在这期间,斯特里克兰没有去看她,他回到自己以前的小房间,若无其事的继续之前的生活,只留了一幅画在斯特洛夫的房子里。
这幅画,是夫人的裸体画,斯特洛夫看到后立刻怒不可遏,要毁了他,但最终他停下来了。他原谅了斯特里克兰。美的震撼竟有这么大的力量吗?不仅仅如此,这其中还有感情的共鸣
后面的故事就简单提及下吧,他去了偏僻的小岛上,娶了一名土著,终生作画。最后的他,确实成为了艺术大师,也创作出了绝世佳作。
作品主角是我,一位画家,并非是斯特里克兰,全篇都是用旁观的我的视角进行叙述。斯特里克兰原型是保罗高更,法国印象派大师。他是否正确,这是否是人类活着的目的。我并不苟同,但是他对艺术的渴望,对艺术的疯狂,如此炽热的感情。我能感觉得到,但这恰恰是文字难以表露的,才学疏浅,非常抱歉。
斯特里克兰是人,他对于食物与水还有性欲有着需求,不过只要满足这一些,他就会投入到艺术中去,他本人对于女性有着极大的偏见,由于原文,他的原话在这里放出来会引发女性观众愤怒,就一句带过吧。而与人之间的羁绊,爱情,只要挡住了他,他就会无情地扯烂。不过如此孤高的灵魂,在生命的最后,还是无法超越死亡,还是被爱情所打动,留下了几滴泪,我觉得,多是无奈吧。
月亮与六便士,月亮代表的是崇高的追求与精神,六便士则是六块德国货币,代表了脚踏实地与物质。在两个必须也只能选一个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哪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