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丧尸文《半生》 番外1(3)
沿着长治路一直向东走,高楼大厦都是千篇一律的,地图和指南针告诉我路程并不长,走着走着,我发现,这并不长的路却整整走了两个多小时。路边的风景着实太美,小巷子,弄堂,永远都看不够。每一个弄堂都是不同的,它们的味道不同。长治路塘沽路是一条不起眼的南北走向的巷子,路很窄,路的两边没有私家车,整个街道看起来很安静,走出塘沽路,便来到青浦路,青浦路周围是一个类似街心花园的地方,树很高,很密,青草味很浓,躺在草地上便不想起来。
平安里,1917,这两个地方很有特色。平安里的砖墙在用钢结构固定,老建筑,不知道你还能撑多久。摸着褐红色的砖墙,看到的是
躺在摇摇椅上听沪剧越剧的老爷爷,老奶奶在洗衣服,大妈们买菜回家,家长里短聊天……
街边的红色电话亭也算是上海的一大特色,很多电话亭都已经废弃。废弃的电话亭是否能改成免费书店呢?
继续向前走,街道的南面是创意十足的现代化高楼,街道的北面是三,四层的老式建筑,这似乎是上海的一种建筑格局,每个高楼大厦的周围必定会有低矮的弄堂,你说是未来与过去也行,你说是先进与落后也对,你说是现代与传统也可以,你说是富裕和贫穷也没什么错。
如果要让我说,那必定是一种强烈的对比,明显的反差,看起来如同楚河汉界一般。但实际上,当你走过这些路,你会发现,所谓的界限是很模糊的,你走过的地方都叫上海,高耸的大楼与低矮的弄堂其实是一体的,这也是中国每个城市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的景象。
我喜欢老城,老城有韵味,带着城市特有的符号与味道,我喜欢新城,新城有活力,承载着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吃过中午饭,打开地图,多伦路文化街离我还有一段距离。通过手机导航,找到47路公交车站,在等车的时候,公交站有人吵架,围了一圈人,恩,吵架完全听不懂,只是觉着很是热闹。
47
路公交车人很少,靠窗户的位置恰好能晒太阳,车开的很快,十几分钟便到了目的地。下车的地方,看起来跟中共一大会址的建筑风格很像。褐红色的砖,四层洋楼整齐的排列在路的两旁,街道上种着杉树,杉树很高,看起来很有年头。这一条路除了公交车之外,很少有私家车经过,一条路似乎看不到头,安静,绝对的安静。
走出这条路,街面又是另一番景象,人行道很窄,路两旁店面的玻璃上贴着清仓,2折的字样,黑色的音响摆在店门口放着吵杂的音乐,运动鞋的包装盒堆满店铺,走过这些地方,多伦路文化街出现在眼前。
街道很宽,街道两旁的建筑别具特色。碎石路走起来很舒服,此时的上海很热,穿短袖都嫌热。太阳照在身上,就像北方的夏天。
在内山书店里我找到了姑妈收藏的同款纪念币以及线装书。老电影咖啡馆由一座别墅改建,门口卓别林雕像一下子就扭曲了现在的时空,走进咖啡馆,我确信我是进入到了时空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