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的开始与未完不待续——《我想吃掉你的胰脏》,兼议殉情和单身(2)
死亡对于女主来说是结束,对于男主来说不是,这只是结束的开始而已。
下.未完不待续
许多年过去了,男主已经长大了,成家了,女儿也到了可以百合的年龄。樱良已经去世很多年了,但他们的故事仍然没有结束。
后日谈以男主的女儿第一人称视角描述,渲染气氛和设置悬疑占了很大的一个篇幅,从写书评的角度来看,有后日谈这件事就够了,后日谈里面发生了什么并不重要(因为本来就没有发生什么)。我一直认为,一个好的前日谈或者后日谈,最关键的就是不要发生什么重要的事件,意思一下就好了。如果真的发生了什么很重要的事情,对剧情发展有关键影响,或者大大改变读者对于作品的认识,那么难免会喧宾夺主,毕竟这并不是前传或者续集。顺带一提,《吃胰脏》的前日谈是我这辈子见过最糟糕的前日谈,以女主的第一人称视角描述,虽然只有那么短短的一点,却对女主的神秘性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极大地降低了本篇的美感,我非常讨厌这种画蛇添足的感觉。
所爱之人逝去了,如果不极端到去殉情的话,终生单身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吧。然而这么做就真的足以表达自己的感情吗?这里用“表达”可能不是那么地准确,毕竟人物是发自内心地做出行动,他行为的目的并不是表达自己的感情。但是从作品来说,人物的种种行动毫无疑问在实际意义上就有了表达其感情的效果。所以,在感情的表现力上,殉情、单身、成家,究竟是哪一个更强呢?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弱智的问题,毕竟用一个概念去硬套实际情况是这个世界上最蠢的事情之一。它们的效果怎么样,当然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弄清楚它们的内在逻辑到底是什么,当然,也许人在这种事情上本来就是没有逻辑可言的。
殉情并不是因为爱人的生命比自己的生命重要,并不是因为爱人比这个世界上其他所有东西加起来还要重要,所以爱人死了自己也跟着去死。我的意思是说,仅仅如此还不够。这里我先提出一个模型,这个模型只是用于说明我的看法,并不一定具有现实合理性,也不一定没有。
如果一件事情不能用一个模型来表现,那只不过是这个模型不够复杂。——鲁迅(并不)
设一个人所感受到的总满足度为X,X=ΣXi,其中Xi为生活中某一方面的事情所提供的满足度,一般来说,Xi>0。当X<Xa时人就会开始感到难受;当X<Xmin时,人就会完全无法承受,然后自杀。Xa和Xmin在不同的人的不同时候不同,这两个值越低说明一个人的承受能力越强。关键在于,这些数值并不仅仅取决于客观条件,还和一个人的感受力有关。过低的Xa和Xmin在人身上往往表现为一种麻木,提高Xi永远是比降低Xa和Xmin更好的选择。
若一个人的爱情一项的Xi很大,当失去了这一项之后,此人其他项不能提供足够的满足度,于是X<Xmin,他就要自杀了,殉情了。当然,对于有求生欲的正常人来说,当X处于低位的时候,Xmin和Xa也会逐渐下降,这就是适应力的表现。所以如果一个人X急速下降至低于Xmin的时候他没有自杀或者自杀被制止,那么他的Xmin可能随后会降低到让他不会去自杀的水平。与此相对的是,抑郁症患者并不是Xa和Xmin很高,而是不管怎么样Xi都很低,所以Xa和Xmin下降并不一定取得很好的效果。
下.未完不待续
许多年过去了,男主已经长大了,成家了,女儿也到了可以百合的年龄。樱良已经去世很多年了,但他们的故事仍然没有结束。
后日谈以男主的女儿第一人称视角描述,渲染气氛和设置悬疑占了很大的一个篇幅,从写书评的角度来看,有后日谈这件事就够了,后日谈里面发生了什么并不重要(因为本来就没有发生什么)。我一直认为,一个好的前日谈或者后日谈,最关键的就是不要发生什么重要的事件,意思一下就好了。如果真的发生了什么很重要的事情,对剧情发展有关键影响,或者大大改变读者对于作品的认识,那么难免会喧宾夺主,毕竟这并不是前传或者续集。顺带一提,《吃胰脏》的前日谈是我这辈子见过最糟糕的前日谈,以女主的第一人称视角描述,虽然只有那么短短的一点,却对女主的神秘性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极大地降低了本篇的美感,我非常讨厌这种画蛇添足的感觉。
所爱之人逝去了,如果不极端到去殉情的话,终生单身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吧。然而这么做就真的足以表达自己的感情吗?这里用“表达”可能不是那么地准确,毕竟人物是发自内心地做出行动,他行为的目的并不是表达自己的感情。但是从作品来说,人物的种种行动毫无疑问在实际意义上就有了表达其感情的效果。所以,在感情的表现力上,殉情、单身、成家,究竟是哪一个更强呢?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弱智的问题,毕竟用一个概念去硬套实际情况是这个世界上最蠢的事情之一。它们的效果怎么样,当然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弄清楚它们的内在逻辑到底是什么,当然,也许人在这种事情上本来就是没有逻辑可言的。
殉情并不是因为爱人的生命比自己的生命重要,并不是因为爱人比这个世界上其他所有东西加起来还要重要,所以爱人死了自己也跟着去死。我的意思是说,仅仅如此还不够。这里我先提出一个模型,这个模型只是用于说明我的看法,并不一定具有现实合理性,也不一定没有。
如果一件事情不能用一个模型来表现,那只不过是这个模型不够复杂。——鲁迅(并不)
设一个人所感受到的总满足度为X,X=ΣXi,其中Xi为生活中某一方面的事情所提供的满足度,一般来说,Xi>0。当X<Xa时人就会开始感到难受;当X<Xmin时,人就会完全无法承受,然后自杀。Xa和Xmin在不同的人的不同时候不同,这两个值越低说明一个人的承受能力越强。关键在于,这些数值并不仅仅取决于客观条件,还和一个人的感受力有关。过低的Xa和Xmin在人身上往往表现为一种麻木,提高Xi永远是比降低Xa和Xmin更好的选择。
若一个人的爱情一项的Xi很大,当失去了这一项之后,此人其他项不能提供足够的满足度,于是X<Xmin,他就要自杀了,殉情了。当然,对于有求生欲的正常人来说,当X处于低位的时候,Xmin和Xa也会逐渐下降,这就是适应力的表现。所以如果一个人X急速下降至低于Xmin的时候他没有自杀或者自杀被制止,那么他的Xmin可能随后会降低到让他不会去自杀的水平。与此相对的是,抑郁症患者并不是Xa和Xmin很高,而是不管怎么样Xi都很低,所以Xa和Xmin下降并不一定取得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