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飞狐》;有时,我们也会如此“痛恨”开放结局(2)
在我自己心中,曾想过七八种不同的结局,有时想想各种不同结局,那也是一项享受。”
在金庸先生的心中,想必他早已把每个角色都安排好了,包括他们的生活轨迹以及生活方式等……
如果站在作者的角度来看,当胡斐做出抉择之后,无论怎么写,结尾的变化都不会太大。如果把每个人的结局都交代清楚的话,反而显得有些啰嗦。
至于幸福生活后的柴米油盐,甚至有些俗气。金庸先生当然不会这么写。定格在那一刻似乎是一种最好的选择。
幸福生活 人生巅峰,俗不俗?俗!
想不想看?想看!
人们似乎总是觉得――这样就好。可是真的好吗?为什么?
因为人物。
不自觉的,看着书中的人物,我们希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像追番有时会想:我可以单身,但××一定要幸福。
我们总是希望,喜欢的人物能有个好的归宿,即使,这个归宿是俗不可耐的。
――――――
“
胡斐这一刀劈或是不劈,在胡斐是一种抉择,而每一位读者,都可以凭着自己的个性,凭着各人对人性和这个世界的看法,做出不同的抉择。”
都说,人生没有答案。
如果当年,金庸先生给《雪山》一个固定的结尾,而那个结尾不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胡死、苗死、或是都死。我们会接受吗?
恐怕会的。
如果人生是一条直线,可以向着灯光,一直走,一直走。那该多好。
多想,看到一个确定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