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P-047[微生物诱变剂](2)
显示详情
- 隐藏详情
致病性:最初引起口腔和食道炎症。导致口腔开放性溃疡,使S-047-C进入血液循环感染其它部位。死因通常是感染性内心膜炎。传播:有些类似气溶胶;不通过呼吸传播,但偶尔通过咳嗽和吐痰传播。能通过孢子来无限期保持活性。致命性:约35%死亡率。若不致命则可能成为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处理:有任何口腔感染迹象的对象应被隔离。死亡的受害者应被火化。
梭状芽孢杆菌047-A(C-047-A)是一种由SCP-047诱变的艰难梭状芽孢杆菌。
显示详情
- 隐藏详情
致病性:未知。C-047-A由组织培养法得到,从未被暴露给人类。没有现存于基金会控制下的样品。传播:未知。可能和艰难梭状芽孢杆菌一样通过粪便污染传播。由于其更小、更坚固的孢子,可能也和肠胃胀气⑤混合成气溶胶。吸收C-047-A气溶胶的效果无法预测。致病性:未知。假设有破坏胃肠道内皮的极高风险,导致发炎、败血症、中毒性巨结肠。处理:在进一步研究完成之前,受害者应被隔离并置于全天候医疗观察之下以研究该品种的机能诊断学。死亡的受害者不应在完成足够的病原学研究前被火化。
回收记录047:SCP-047于██/██/199█由一支基金会生物灾害恢复小队在对一次完全破坏状况的响应中从Site-██安全实验室回收。测试日志表明研究团队当时正试图将[数据删除]收容在一个██级抗SCP压缩储气罐中,导致[编辑]与[编辑]混合。对此的全面分子生物学分析可在[编辑]找到。SCP-047结构被破坏时气体的首次释放引发了一次种类不计其数的SCP-047-1的“过量繁殖”,在█小时内杀死了实验室内的所有员工。被沾染的Site-██员工遵从了标准基金会隔离/收容方案,感染被成功收容。
Footnotes
1. 这种细菌之所以出名是由于其中一种名为“鼠疫耶尔森氏菌”的成员,它能导致黑死病。
2. 革兰氏染色:用来鉴别细菌的一种方法,由丹麦医生汉斯·克里斯蒂安·革兰于1884年发明。革兰氏染色的对象是细菌的细胞壁。不同的细菌在该染色法的作用下反应不同,可分为两类: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染色后呈蓝紫色;革兰氏阴性菌,染色后呈红色。这是辨别细菌种类的重要方法,对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很有帮助。
3. 质粒:附加到细胞中的非细胞的染色体或核区DNA原有的能够自主复制的较小的DNA分子。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中,乃至于植物的线粒体等细胞器中。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细菌的“遗传物质”。
事件报告耶尔森氏菌047-01(2010)
涉及SCP:SCP-047
描述:在30/01/2010约0300时,装有SCP-047诱变的细菌样品的储物柜047c(Site-██实验室047b)在该区域的安保措施同时完全[数据删除]后被破坏。共计十二(12)份样品中的三(3)份被盗。[数据删除]从最初的收容突破起,被盗细菌品种之一,丙酸杆菌047-A,被记录到在全球范围内面积和人口密度越来越大的区域中爆发。下文是关于被盗材料、蔓延及收容情况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