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水浒》 作者:竺方明 (1975.08.31)(2)
2023-03-12水浒传 来源:百合文库
在《水浒》中,反对贪官和忠于皇帝,是一致的。“忠为君王恨贼臣”,这句诗道出了其中奥妙。宋江等人“恨贼臣”,反贪官,不过是表明他们一片忠心为君王,要为“至圣至明”的皇帝“整顿朝纲”,除掉“贼臣”,修补地主阶级的国家机器,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宋江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他们之间,在维护封建统治、反对农民革命方面是完全一致的。两者的矛盾,主要是“当道”与不“当道”、“专权”与不“专权”的矛盾。围绕这个矛盾,他们展开了争权夺利的激烈斗争。
《水浒》中的梁山泊农民起义,正是由于宋江不反皇帝,终于让人招安了。
反动的地主阶级政权,对于农民起义,历来采取反革命的两手:征剿和招安。打得垮的就征剿,打不垮的就招安。小说中的朝廷,交替使用了这两手,最后搞了招安这一手。
书中的宋江,恰恰适应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推行一条投降主义路线,把受招安作为农民起义的奋斗目标。起义,就是革,命;受招安,就是投降。两者本来是水火不能相容的。可是,《水浒》竟然把这两者统一了起来,炮制了一个“造反为招安”的标本。
反对招安还是接受招安,这是梁山泊农民起义中革命路线和投降路线两条路线斗争的焦点。这支农民起义队伍的领袖不好,投降。李逵、吴用、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是好的,不愿意投降。在小说中,宋江的投降主义路线居于统治地位,李逵等人的反投降路线则处在下风。尤其是,小说嘲笑和否定了李逵等人的反投降路线,把它写成是愚蠢莽撞的行动,用来反衬宋江投降路线的正确性。可见,小说所要肯定和宣扬的恰恰是宋江那条投降主义路线。招安好,投降好!——这就是《水浒》的主题歌。
《水浒》中的梁山泊农民起义队伍,在受招安之后,就走上了镇压农民起义的道路。
原来是“替天行道”的“强盗”,如今成为“官兵”了。做“强盗”的时候,“替天行道”是反贪官;当了“官兵”,“替天行道”要干什么呢?宋江等人主动从朝廷讨来“圣旨”,去打方腊这个不“替天行道”的“强盗”了。方腊的起义军,占据八州二十五县,改建年号,“南面为君”,确实是一支不“替天行道”的反皇帝的农民起义队伍。在这支农民起义队伍面前,宋江一反他当年在“官兵”面前那种卑躬屈膝的常态,摆出一副杀气腾腾的架势,自称“天兵到此”,恶狠狠地叫嚷:“我若不把你杀尽,誓不回军!”对于俘获的方腊起义军将领,“剖腹剜心”,无所不用其极。他的反革命立场是何等鲜明,他那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嘴脸是何等狰狞!此时此地,宋江之流“替天行道”的反动本质,也就暴露无遗了!
《水浒》中的梁山泊农民起义,正是由于宋江不反皇帝,终于让人招安了。
反动的地主阶级政权,对于农民起义,历来采取反革命的两手:征剿和招安。打得垮的就征剿,打不垮的就招安。小说中的朝廷,交替使用了这两手,最后搞了招安这一手。
书中的宋江,恰恰适应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推行一条投降主义路线,把受招安作为农民起义的奋斗目标。起义,就是革,命;受招安,就是投降。两者本来是水火不能相容的。可是,《水浒》竟然把这两者统一了起来,炮制了一个“造反为招安”的标本。
反对招安还是接受招安,这是梁山泊农民起义中革命路线和投降路线两条路线斗争的焦点。这支农民起义队伍的领袖不好,投降。李逵、吴用、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是好的,不愿意投降。在小说中,宋江的投降主义路线居于统治地位,李逵等人的反投降路线则处在下风。尤其是,小说嘲笑和否定了李逵等人的反投降路线,把它写成是愚蠢莽撞的行动,用来反衬宋江投降路线的正确性。可见,小说所要肯定和宣扬的恰恰是宋江那条投降主义路线。招安好,投降好!——这就是《水浒》的主题歌。
《水浒》中的梁山泊农民起义队伍,在受招安之后,就走上了镇压农民起义的道路。
原来是“替天行道”的“强盗”,如今成为“官兵”了。做“强盗”的时候,“替天行道”是反贪官;当了“官兵”,“替天行道”要干什么呢?宋江等人主动从朝廷讨来“圣旨”,去打方腊这个不“替天行道”的“强盗”了。方腊的起义军,占据八州二十五县,改建年号,“南面为君”,确实是一支不“替天行道”的反皇帝的农民起义队伍。在这支农民起义队伍面前,宋江一反他当年在“官兵”面前那种卑躬屈膝的常态,摆出一副杀气腾腾的架势,自称“天兵到此”,恶狠狠地叫嚷:“我若不把你杀尽,誓不回军!”对于俘获的方腊起义军将领,“剖腹剜心”,无所不用其极。他的反革命立场是何等鲜明,他那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嘴脸是何等狰狞!此时此地,宋江之流“替天行道”的反动本质,也就暴露无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