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伽南木
“这是香樟。”
有印象的老爷子第一次谈论自己的故事,是在一次去逛街的路上。我们经常出门逛街,确切的说应该叫瞎转悠。打小就带我转完了平湖市区各个角落,平常我便缠着老爷子“去街上玩”小时候到处都很好奇,问这问那,有时他也答不上来。
那次正好是夏天吧,香樟开的正是时候,浓郁的味道充满了整个街道。小时候很好奇,问了他这是什么树,他如是回答的。他还摸了摸树皮,回了句“这是白樟,相对于红樟,不是很香。”对于一个小把戏(小孩),很难理解这些,但是可以知道,老爷子对于这个很在行。百般细问下,他才脱出口来。
那是我第一回听到他的小时候的故事~
老爷子小时出生在比较富裕的家庭,父亲(也就是我太爷爷),是木行的老板,他是第三个出生的所以有很多人叫他“三哥”。由于生他之前有夭折的孩子,所以在取名字时,继承了前面的孩子的名字“继玉”——继承“玉”的名字的意思。保守而传统的一家人。在他七八岁时,大哥出去学习去了,二哥则很不争气是吸鸦片的料,成家后常年在外欠钱,搞得他家大年夜还有人找上门来讨债——当然,本家是不过问这些的,最后也是廿岁左右,便也夭折了。这些权当是后话了。剩下的是老三和他三个妹妹,自然,家中的产业便担在了他肩上。
还不是特别大的时候,便去稍远的地方(好像是横店)读私塾了,四书五经的也是学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定是熟背于心的,直至五六十年后,依旧背的比我熟络。还有些趣事逸闻,确也有趣,以后细细谈来。
读完私塾,他便回到木行工作了。这时的木行已经换了行当了。老爷子的父亲,做了掌柜,老板也变成六人。老爷子只能从伙计开始做起,学习这门行当的技艺。
木行,顾名思义,是跟木头打交道的行当。木行是买卖木头的行业,在晚清,民国初期,是很重要的行业。所有的家具用品大多仍是木质的,木行便像柴米油盐一样,掌握着国家生产力的一大命脉。毋庸置疑,木行的声誉,则是木行生存下去的命脉所在。好的木行只依靠优质的木源是不够的,还要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来识木。而老爷子所要干的,便是识木。
有印象的老爷子第一次谈论自己的故事,是在一次去逛街的路上。我们经常出门逛街,确切的说应该叫瞎转悠。打小就带我转完了平湖市区各个角落,平常我便缠着老爷子“去街上玩”小时候到处都很好奇,问这问那,有时他也答不上来。
那次正好是夏天吧,香樟开的正是时候,浓郁的味道充满了整个街道。小时候很好奇,问了他这是什么树,他如是回答的。他还摸了摸树皮,回了句“这是白樟,相对于红樟,不是很香。”对于一个小把戏(小孩),很难理解这些,但是可以知道,老爷子对于这个很在行。百般细问下,他才脱出口来。
那是我第一回听到他的小时候的故事~
老爷子小时出生在比较富裕的家庭,父亲(也就是我太爷爷),是木行的老板,他是第三个出生的所以有很多人叫他“三哥”。由于生他之前有夭折的孩子,所以在取名字时,继承了前面的孩子的名字“继玉”——继承“玉”的名字的意思。保守而传统的一家人。在他七八岁时,大哥出去学习去了,二哥则很不争气是吸鸦片的料,成家后常年在外欠钱,搞得他家大年夜还有人找上门来讨债——当然,本家是不过问这些的,最后也是廿岁左右,便也夭折了。这些权当是后话了。剩下的是老三和他三个妹妹,自然,家中的产业便担在了他肩上。
还不是特别大的时候,便去稍远的地方(好像是横店)读私塾了,四书五经的也是学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定是熟背于心的,直至五六十年后,依旧背的比我熟络。还有些趣事逸闻,确也有趣,以后细细谈来。
读完私塾,他便回到木行工作了。这时的木行已经换了行当了。老爷子的父亲,做了掌柜,老板也变成六人。老爷子只能从伙计开始做起,学习这门行当的技艺。
木行,顾名思义,是跟木头打交道的行当。木行是买卖木头的行业,在晚清,民国初期,是很重要的行业。所有的家具用品大多仍是木质的,木行便像柴米油盐一样,掌握着国家生产力的一大命脉。毋庸置疑,木行的声誉,则是木行生存下去的命脉所在。好的木行只依靠优质的木源是不够的,还要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来识木。而老爷子所要干的,便是识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