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被你笨拙地捕捉
电影开场前我还饶有兴致地跟他讨论台前幕后的阵容和八卦,但很快我就兴奋不起来了,因为他开始不断在耳边跟我解析这部电影:比如徐峥跟杜鹃分手后,嫁到了赵薇家,他就说这预示着男主角要婚后出轨;比如包贝尔攥着DV跟着徐峥一路跑,他就说这个DV会成为关键道具,也许会救人一命或者发现阴谋;再比如徐峥终于跑到了画展上,摄像给了杜鹃的背影一个漫长的特写,他一拍大腿说,要完,这镜头的意思是俩人还是无缘相见啊。
虽然他说的最后都中了,但严重干扰了我的观影体验。我说你他妈就不能好好看个电影,乐一乐就完?他一脸无奈,我乐不起来,我学电影的,我眼中的他们都是为了搞笑而搞笑,为了铺陈剧情而存在,哪里埋了梗哪里要煽情,我一眼就看明白了,你让我怎么乐。就像春晚里那些烂小品,你看着不仅笑不出来,反觉得大过年的这些演员还得出来哄别人开心,挺辛酸的。
我说那你看电影不图乐子图什么?他说没啊,我当然有乐子,我的乐子就是数梗、数泪点、数背景乐、数镜头,在我眼里,一部电影是搞笑还是悲伤并不打紧,这是你们普通观众要了解的事儿,而我只负责了解它牛不牛逼。看他吃着爆米花振振有词,我一时无言以对。
他的话让我想起一件事,几年前我曾有缘跟一位著名的电影公司老板吃饭,酒过三巡聊到电影,他问我,你觉得商业电影的特质是什么?我说刺激。他又问,什么才是刺激?我虽然看过不少电影,但却无法准确地描述出来。他见我迟疑,笑了笑说,在商业电影中,刺激是可以被量化的,如果我想让你哭,拉高背景音乐,增加闪回片段,电影里的角色开始情绪化,比如流泪或咆哮,说一口煽情的台词,你就会情不自禁地跟着鼻头泛酸。当然,你并非被感动了,这只是你的生理反应。很多人认为商业电影缺乏内涵,就是因为过多使用这种可以量化的刺激,这就是它真正的特质。
不得不说,年轻时的我曾一度被他所描述的这种方法论折服,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哪怕人眼看不见的东西,都可以被量化。举例说来,曾几何时,想知道一个广告的效果只能耗费大量人力去做市场调查,广告的报价也玄之又玄,令人捉摸不透,而自从蓝色光标率先开始使用量化报表的方式计算效果和价格,现在已经成了广告公司的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