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才女李清照的畅达与深沉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公元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太学生赵明诚,婚后不久,丈夫便“负笈远游”,公元1103年(崇宁二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瑞脑消金兽”
沉沉的天气,
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捱。
夏日白昼为永昼,
可时值重阳,秋季时令,
白昼越来越短,却说“永昼”,
感慨于欢乐与愁苦心境下,
时间的不同意义。
窥见词人的内心苦闷。
转写室内情景,
只见瑞脑香的袅袅青烟,
百无聊赖。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白昼不好过,黑夜更难挨;
坐不住,睡不宁,
真是难以将息。
佳节又良辰,节日却离索,
一个“又”字,伤感万分。
时令转凉,玉枕孤眠,
对比夫妇团聚时的温馨,
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重阳佳节菊花开得盛美,
她强打精神,把酒赏菊,
借酒浇愁,
却也染得满身花香。
然,并未能宽解愁怀,
又不禁让人触景伤情。
菊花再美,再香,
也无法送给远在异地的亲人。
“有暗香盈袖”一句,
化用了“馨香盈怀袖,
路远莫致之”之意。
“暗香”,多指梅花。
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
此以“暗香”指代菊花。
经霜不落,
傲霜而开,风致与梅花相似,
暗示词人高洁的胸襟,
和脱俗的情趣。
同时暗写她无法排遣的思念,
再无饮酒赏菊的意绪,
于是匆匆回到闺房。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晚来风急,瑟瑟风卷帘,
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
一想菊瓣纤长,
菊枝瘦细,
却斗风傲霜,
而人则悲秋伤别,
消愁无计,
顿生人不如菊之感。
以此作结,取譬多端,
含蕴丰富。
有了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此句亦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唐司空图认为含蓄的主要特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