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论道东林(3)
小楼昨夜又逢春。
去时吴侬相媚好,
燕子归来不识君。 ”
与座都是一惊,他们本就是等着看这个“粗枝大叶”的卢象升热闹呢,结果却大大的出乎他们意料。虽是一首简单的七言绝句,也无太多华丽辞藻,但这么短的时间里做到对仗整齐,仄律押韵,已是不易。首句回忆去年春天没有分开的两人欢声笑语,二句又说今春之景,三句四描绘男子离别时还海誓山盟的对女子承诺,今年燕子又回来了却已经不再认识你了,表达出痴情女子对不归离人爱恨交加的复杂情感……
左光斗先是吃了一惊,然后暗忖江南才子颇多,这诗或许恰巧是他从同辈友人那里得来的也未可知。他故作镇定地说道:“很好,考你的门槛算过去了。但这只是门槛,接下来才是考你是否有真才实学的问题。《大学》之中统领全书要义,既有修身,又有治国,告诉我们求索大道的方法是哪句?”
“ 我想一定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刘明川感到没怎么费力的思考就答了出来,他想这多亏了他刚穿越时卢国霖天天逼着他背四书五经,其实这是卢象升本来努力的结果。
“那你认为‘道’是什么?”左光斗继续追问。
“……”这句可把卢象升难住了,一是四书五经、大学课本里没有这个解释,二是其实这是个在坐各位满腹经纶的老学究一生求索的问题。众人看着左光斗,心道,你这不是难为年轻人吗?
卢象升灵机一动,想出了个四两拨千斤的回答:“ 道可道,非常道也!日升日落为‘道’;草木枯荣为‘道’ ;父慈子孝为‘道’;君贤臣忠为‘道’。‘道’即宇宙万物运行之理法,它无处不在,永远存在,世间万物是都是平衡的,调节这平衡的就是‘道’;知人者智,自知者名,是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也是道。悟道,正道,守道,观察发现探索事情,探索出规律,去证明发现的是否正确,如果正确的,去运用和坚守。逆道、无道就会违背规律,受到阻碍,引起祸患;顺应天道,顺势而为,则会民心项背,所向披靡。‘道’是千百年来,中华所有读书人追求的终极目标 ,无数志士为它皓首穷经 ,无数仁人为它舍生取义……”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之后,卢象升确定终于把这帮人忽悠“瘸了”,因为他发现他们中的多数由先前慵懒—吃惊的表情,慢慢过渡到了一种激动、信任、欣赏、甚至崇拜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