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小说写作教程(23)------修辞手法(其三)(2)

2023-03-04小说写作教程 来源:百合文库
 ---------完美的分割线---------
9.通感
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五感互相沟通、交错,使得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体会客观事物,甚至能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毕竟人的认识活动,先从感觉、知觉、到表象,进而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各种不同感官仅对事物某些特定的属性加以认识,因此在人们从感觉、知觉到表象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各种感觉器官相通的过程
此修辞手法无明显需要区分的小类,咱们就举例子(再次感谢度娘)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清香为嗅觉,歌声为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通感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阿房宫赋》)
“你笑得很甜”
“甜”是用来形容味道,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即通感
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悟,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文章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
 ---------完美的分割线---------
10.映衬
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的相类或相反,以次要形象映照衬托主要形象,小说中大部分都用于在环境描写,使得环境与作者内心世界形成反差或相似的心境
其分为2小类:正衬与反衬
正衬→映衬事物和主要事物朝着相同的方向变化。
例: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这里用荒凉萧条的环境和气氛,正衬作者悲凉的心情)
反衬→映衬事物对照主要事物朝着相反的方向变化。
例: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用“……但我却还以为船慢”反衬“我”的急切心情)
就是这样,以上,以后不定时更新
P.S:好多例子都来自度娘百科,感谢它们的编写者们,不然例子就没地方找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