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日本·中国·ACGN 下
3 中国
只要你愿意,就一定能在中国足球以及中国ACGN之间找到足够多的相似点。甚至包括那句被我们重复n次的黑色幽默:如果马拉多纳出生在中国,他绝对无法成为国足队员——因为他不够高。
那么,如果宫崎骏出生在中国,他还会成为“大师”吗?
这是一个人们习惯于用数据去决定一切的年代,同样是一个人们习惯于去相信“技术决定一切”的年代。但遗憾的是,就像数据无法帮助中国国足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技术乃至金钱同样无法让我们做出真正意义上的“动画”。记住,当一个人只会用数据说话的时候,他恰恰是最不明白数据代表什么的人。这就是蓝染说的那句“崇拜是离理解最遥远的感情”。没有数据的结论是武断,只有数据的结论便是盲从。不用去翻厚重的经济学教材,早在二次征文的评审我就说了,并且亲手证明了:数据是骗人的,只有结论才是唯一真实的。
是的,只有结论是真的。所以,中国国奥的结论便是积0分5失球一场未赢黯然出局。中国动画的结论便是花了1个亿的魔比斯环根本不会发出比将1个亿丢进水中更大的响声。
没错,以上是吐槽。在进行更加客观的旁述之前我希望先发表一下感慨,顺便表达一下自己的立场,至于为何要表达立场,这是后话。
中国ACGN,一直以来都处于一种上面鼓掌,中间死干,下面冷笑的“三不沾”局面。这是不是也很像中国足球?究竟问题出在哪,是我们的爱不够多?是我们的牺牲不够大?是我们的眼界不够开?不,这样一种“国足”式或者说是“戈多”式的疑问显然不是我想回答的问题。因为它们不是问题,当你无法解决问题时,首先要去问的便是“这个问题到底是不是问题”(我忘了是出自哪本轻小说)。记得在第一篇关于轻国的长篇论述中我就提到过一个类似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理想明明相同,却必须为了理想而不断地彼此伤害?同样,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最早是出自《虫之歌》。
不要把自己的对手当傻子,因为没有人会和傻子辩论。我们之所以会有不同的看法只是因为彼此的立场不同。我们的ACGN已经成为了三元结构。上层的权力集团,中层的利益集团,以及下层的消费集团。实际上,这样的三元结构日本也有,为何互为支持的三元结构唯独会在中国闹得彼此**?说起来,这个矛盾的起点根本不是因为我们自身的劣根性,恰恰是因为日本那该死的ACGN史导致了我国ACGN同样该死的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