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托 | 爱的使用说明书
大学写论文时,看他笔下那悲伤的小丑Gilles,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华托的作品,看了很久很久。视觉元素和感情复杂到我无从开口解读。
Jean-Antoine Watteau, Pierrot, 1717-1719, Musée du Louvre
也因此,画家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温柔忧郁的男子,气质与肖邦类似,风度不输夜礼服假面。
所以,对他的肖像深信不疑。
Rosalba Carriera, Portrait de Watteau, 1721.
华托必须长这样儿,线条细腻,优雅恬静,面色苍白,弱不禁风,手无缚鸡之力。别说鸡,连画笔拿着都费劲,颜料太多都端不住,所以他的画从没有浓墨重彩,都是晶莹剔透。
后来去凡尔赛宫,亲眼目睹了华托的半身像雕塑,我整个人就都不太好了。
如果凡尔赛宫的雕像是诚实的,那我前半生都被欺骗了。后半生也生无可恋了。
和拉斐尔一样都只活了37岁,英年早逝的才子啊!怎么会是那五大三粗的彪形大汉??
(对不起没图,逛博物馆我不爱照相,没有存照,都印在脑子里。后来为写公众号在网上找半天也没有。感兴趣的同学请自行前往观看。)
外形可能是小时候跟他爸修房顶干体力活的结果。他爸酗酒成性,性情暴戾。
也许正是因此华托的内心才变得敏感而忧郁。
废话太多了。
上次提到的是这一幅画:《西苔岛的朝圣》。
Jean-Antoine Watteau, Pèlerinage à l'Île de Cythère, 1717, Musée du Louve
我不想用后世学者的风格学定论束缚住大家的想象,毕竟画家在创作时,并不会想说,我要画一幅“洛可可”风格的画儿。
所以,关于rococo,各位大可以百度之,谷歌之,定义到处都有。看多了,自然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况且,文字的定义本来就是二次思考的结果,而一幅画首先是要用眼睛来“看
”的。
不看画,先去找定义,这与创作思路背道而驰,也违背欣赏原则。
插一句方法论。
我有学生说,在卢浮宫看一天,都快睡着了。
(咳咳,说的就是你,David 😋)
我第一反应是:怎么会??让我住里面,我都不会睡着。那么多美好的事物要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