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沉默的蛰伏者 第六章 村里的哑巴木匠
并不像中国近代,几乎有条件的人家都打了水井。一来可能技术有限;二来这里的地下水位比较低,想要出水就要打深井,耗资也是不小。
韩清仔细看过村中空地的那口井:井的样式到是与他见过的古井相似;一块大青石从中间掏空,修成一个漏底的碗状倒扣在井上作为井口。井壁上围的也是修整成块的青石,层层错开,一直延伸向黑洞洞的井底。井边上是一个用整块木料掏出来的木桶,上面系着一条麻绳,绳子另一头系在一块大石上。想来另外两口井应该也是如此。
这里似乎并没有烧砖烧陶一说,器物用的材料也都是些木石金属,好像还有骨质的。
韩清所读的古书中对于制陶制瓷的工艺记载也算详尽。但多方考虑之下,他并不打算在这里传播这种古老的技艺。
若是一个人开始,从找材料到建窑、做工具、找粘土、筛选磨细、捏粘土陶胚、制釉、上釉、烧窑……这里没有温度计、气压计,对于没有任何经验的他来说,相信成功率只会非常感人。
等到能凭借经验、眼力来判断火候的时候。别的不说,单这花费的时间,也别修武了,改烧陶算了。若是请人帮忙,别人肯不肯信不信先不说。他偷学的那点语言,离流畅交流还有十万八千里。到时候不知道是别人教他说话,还是他教别人烧陶了。
最关键的原因是对他并无多大益处,反而惹人注意。他韩清从来都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
有人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但同时危险也就越大,在没自保之力前,他只准备当一个沉默的蛰伏者。
思绪收回,用树枝在地上画出设计图。想好样式,将要制作的“零件”记在脑子里。
午饭依旧还是邻居送来的那像地瓜一样的东西,不过加上了自己带的一些坚果到也不是那么难以下咽。
草草的结束了午饭,休息一会儿,便开始了接下来的工作。
在那堆木料找出那拣到的两根。这是在意外倒下的树木中挑了已经阴干到位的带了回来。木质差些,但现在就可以用。
在实地考量计算了相应的尺寸后,韩清开始和这两根木头卯上了。
说实话,工具实在是不顺手,制作起来十分费力,好在这东西结构并不复杂,木料也不是太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