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庄子齐物论读后感合计(18)

2022-08-27 来源:百合文库
啮缺问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恶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耶?”曰:“吾恶乎知之!”“然则物无知邪?”曰:“吾恶乎知之!虽然,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且吾尝试问乎女: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猿猴然乎哉?三者熟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虮蛆甘带,氐-鸟鸦蓍鼠,四者孰知正味?猿猶狙以为雌,麋与鹿交,鳅与鱼游。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啮缺曰:“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王倪曰:“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开头的三问三不知,表达的意思其实与庄惠关于濠梁鱼乐问题的争辩一致,意在表明人的认识千差万别,表明世界万物的分别是显而易见的。鳅、猿、猴均不知正处;麋鹿、虮蛆、氐-鸟鸦、蓍鼠均不知正味;人、鱼、鸟、麋鹿均不知天下之正色。这些客观的差别,非某人某物所能明了穷尽。更重要的是,人的主观感知更是难以统一。庄子提出物齐的着眼正是在人的主观感知,提出物齐的方法就是“吾丧我”,就是“不知利害”,即人放弃自己的自我感知,放弃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分门别类。当每个人的感知在这个角度上达到了一致,那么我们可以说“物齐”。在这里,很显然“知”是作为感知来理解十分合适。在这个角度上讲,庄子才发出“至人神矣”的感慨:火烧感知不到热,河汉冱感知不到寒冷,雷击使高山爆炸,裂风使大海震荡,却感知不到惊慌。
这正如老子所说的“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何等深刻残忍。《老子》以深刻哲思、简洁明了、一语中的见长,而《庄子》以奇崛想象、丰富渲染、层层揭示为佳,但是两者的思想精神高度一致,由此可见一斑。《老子》没有建立“感知”的理论概念,但是以“患吾身”的角度,从侧面朦胧地表达了出来。《庄子》已经深刻地意识到了感知的重要作用以及意义,以“吾丧我”的角度,即是放弃自我、放弃感知、从而追求精神自由的角度,从反面清晰地表达了出来。也正是在这个角度上讲,我们才说《齐物论》与《逍遥游》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正是揭示了人的感知性,为人类的思想注入了主体性的智慧之根,为人类的持续超越发展提供了强劲的精神支持和源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