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三部曲读后感收集(12)
2022-08-27 来源:百合文库
《春尽江南》读后感 篇4
翻这本书前,我只是很想知道,先锋小说是什么样,翻完,也并不很清楚这本书和之前看的严歌苓的两本有什么表现手法上的不同。有待继续研究。
它是这样一本书,翻了一百多页,似乎还没什么高潮,随时弃读也不可惜。到快二百页时,有一种诡异的气氛,你总感到有什么事将要发生,不免猜测,整本书的氛围弥漫着一种诗人和精神病的气质,人们常常在打谜语,似乎如元庆感觉,全世界唯有他这个住进精神病院的人是正常人。
很遗憾,我实在没忍住,在读到中后部分时,翻了结局,得知女主最终是死了,少了一点悬疑,就跟着探索她是怎么死的。我一直在想,最坏的结局,恐怕是她到了西藏,雪崩而死,最精彩的结局,是她的死有某种隐喻,没准死于一场精心策划、早已预知的局;不过,虽然她最终的死法并没新意,但还是挺感人的,尤其她说,把我埋在小区的树林,这样每天都能看着若若背着书包上学,眼泪就下来了。
看到家玉训斥孩子,逼迫他解题,立时想起小时候自己被爸爸逼着认钟表的恐惧,那个夜晚,妈妈去上夜班,爸爸就一边喝着酒、看着朱时茂陈佩斯的小品,一边训斥着我认时针分针。我现在明白了,孩子是被家长们的暴躁教笨的。
看到家玉教育孩子的方式,我明白了,在这样一个因你成绩的好坏而时喜时怒的妈妈的影响下,你不可能不要强,你曾经恨她,可日后你爱她,因为你身上已经深深打下了这种教育方式留下的痕迹——要强、进取,谁也说不清,这是好,还是坏。
昨晚十一点,一个两周前接受我采访的尘肺病士给我打了四个电话,手机静音,没看到,那时,我正读到家玉叫来一帮挥舞着麻袋和大棒解决了房产纠纷。今早得知,这位尘肺病士昨晚被三个提着大棒的彪形大汉破门而入,伤了腿和腰,他的维权,必然是触及了某些团体的利益,得罪了企业和政府,我的猜测尚且是,恐怕那家企业想到五月的开庭,要给他颜色看,而他则怀疑是政府。
事实上,他的手机号早在一个月前已打不进110、我是亲眼见到,权力部门对庶民的控制是多么轻而易举。采访那天,市长同志到他们村视察,他自然成为维稳办要按住的对象,他说我不闹事,我进城,不在村里待着还不行。采访约在北京服装学院旁边的一个公园,后来,我庆幸约在这么公开敞亮的地方,而不是咖啡馆之类的。刚聊几句,维稳办电话问他具体位置,他说我不说,公安局早把我手机定位了,让他们自己查去。结果没过二十分钟,我们采访的地方,就有了两个人来回走动盯梢,直到我们离开,一个是保安,另一个穿着环卫工人的衣服,显然,他们造不成任何威胁,也只是盯着他不要闹事罢了。我仅仅对“相关部门”的联动和效率表示惊叹。也许我太嫩了,少见多怪吧。
翻这本书前,我只是很想知道,先锋小说是什么样,翻完,也并不很清楚这本书和之前看的严歌苓的两本有什么表现手法上的不同。有待继续研究。
它是这样一本书,翻了一百多页,似乎还没什么高潮,随时弃读也不可惜。到快二百页时,有一种诡异的气氛,你总感到有什么事将要发生,不免猜测,整本书的氛围弥漫着一种诗人和精神病的气质,人们常常在打谜语,似乎如元庆感觉,全世界唯有他这个住进精神病院的人是正常人。
很遗憾,我实在没忍住,在读到中后部分时,翻了结局,得知女主最终是死了,少了一点悬疑,就跟着探索她是怎么死的。我一直在想,最坏的结局,恐怕是她到了西藏,雪崩而死,最精彩的结局,是她的死有某种隐喻,没准死于一场精心策划、早已预知的局;不过,虽然她最终的死法并没新意,但还是挺感人的,尤其她说,把我埋在小区的树林,这样每天都能看着若若背着书包上学,眼泪就下来了。
看到家玉训斥孩子,逼迫他解题,立时想起小时候自己被爸爸逼着认钟表的恐惧,那个夜晚,妈妈去上夜班,爸爸就一边喝着酒、看着朱时茂陈佩斯的小品,一边训斥着我认时针分针。我现在明白了,孩子是被家长们的暴躁教笨的。
看到家玉教育孩子的方式,我明白了,在这样一个因你成绩的好坏而时喜时怒的妈妈的影响下,你不可能不要强,你曾经恨她,可日后你爱她,因为你身上已经深深打下了这种教育方式留下的痕迹——要强、进取,谁也说不清,这是好,还是坏。
昨晚十一点,一个两周前接受我采访的尘肺病士给我打了四个电话,手机静音,没看到,那时,我正读到家玉叫来一帮挥舞着麻袋和大棒解决了房产纠纷。今早得知,这位尘肺病士昨晚被三个提着大棒的彪形大汉破门而入,伤了腿和腰,他的维权,必然是触及了某些团体的利益,得罪了企业和政府,我的猜测尚且是,恐怕那家企业想到五月的开庭,要给他颜色看,而他则怀疑是政府。
事实上,他的手机号早在一个月前已打不进110、我是亲眼见到,权力部门对庶民的控制是多么轻而易举。采访那天,市长同志到他们村视察,他自然成为维稳办要按住的对象,他说我不闹事,我进城,不在村里待着还不行。采访约在北京服装学院旁边的一个公园,后来,我庆幸约在这么公开敞亮的地方,而不是咖啡馆之类的。刚聊几句,维稳办电话问他具体位置,他说我不说,公安局早把我手机定位了,让他们自己查去。结果没过二十分钟,我们采访的地方,就有了两个人来回走动盯梢,直到我们离开,一个是保安,另一个穿着环卫工人的衣服,显然,他们造不成任何威胁,也只是盯着他不要闹事罢了。我仅仅对“相关部门”的联动和效率表示惊叹。也许我太嫩了,少见多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