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宝贝莲花读后感合集(8)
2022-08-27 来源:百合文库
可是很遗憾,正因为15岁就开始看她的书,如今30岁再一次温习,发现安妮写的故事还是那些故事——《莲花》里的苏內河就是《告别薇安》里的安蓝、暖暖、安……《莲花》里的纪善生就是《告别薇安》里的城、林……
作为作家,尤其是知名作家,安妮宝贝的地位跟那些写什么霸道总裁、校花校草灰姑娘的网文写手是不同的。
所以,无论是模仿他人还是模仿自己的故事,都不是值得肯定的,无论你多喜欢自己的故事,改头换面再卖一次,都离不开“炒冷饭”的嫌疑。试想余华再写一本《活着》改名《苟活》、雨果再出一本《巴黎圣母院》改名《纽约圣母院》会是什么样的效果?
总之,《莲花》如果不是出于商业目的,那就是作者性格上过于“敝帚自珍”了。也许是因为归于俗世,也许是到了瓶颈,安妮宝贝已经无法从有限的人生经历里挖掘更新的素材了。这是很多作者都会遇到的问题,并非贬低她的写作水平和技巧。
但是有些作者,他会甘心于一生只成就一本书。
《莲花》读后感5
林清玄的散文是清幽而大气的,在宁静中透露着激越,在冷峻中保持着温煦,在流动中体现着凝注。他继承了佛家广博的智慧与胸怀,轻轻一挥手袖,便装凌云的壮志,巧妙地幻化为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隽永与人性的温情。他在一篇名为《海拔五百》的散文中写道:“登山专家只看见山顶,不像我们,能享受海拔五百的乐趣。”我曾被这行文字很久感动。我们正在一种叫做“征服”的驱使中日渐遗落了一种知足常乐的平和心境,于是,我们只能努力想象“高处不胜寒”的孤冷,却对半山腰的迷人景致视而不见,殊不知,没有了自由的心情与平静的心态,再宏伟的目标终究是空想罢了。
还记得林清玄向我们描述的那名住在林中的年轻人,当人们问他为何不到山外打工时,他的口吻不容置疑:“这是我的家。”很多人都在暗地里嘲笑他,然而回望城市的华灯万盏,“从远处看,每一个人的家只是一个小小的窗口”,怎比那茫茫林海的无际无边?在年轻人的眼中,森林中的一切生灵,都在冥冥中传递着广博与自然,带给他家的熟识气息;不会忘记林先生笔下那位卖馄饨的老人,他总是在深夜敲起清越的木鱼,向老主顾传达着生意的信号,却不致中断熟睡者的美梦,更在不经意间温暖了迟睡者的心灵。正是这平凡乐器奏出的平凡音响,委婉地传达着这位老者的淡泊心态,使串串云淡风清的声音久久在心灵的上空回绕……
作为作家,尤其是知名作家,安妮宝贝的地位跟那些写什么霸道总裁、校花校草灰姑娘的网文写手是不同的。
所以,无论是模仿他人还是模仿自己的故事,都不是值得肯定的,无论你多喜欢自己的故事,改头换面再卖一次,都离不开“炒冷饭”的嫌疑。试想余华再写一本《活着》改名《苟活》、雨果再出一本《巴黎圣母院》改名《纽约圣母院》会是什么样的效果?
总之,《莲花》如果不是出于商业目的,那就是作者性格上过于“敝帚自珍”了。也许是因为归于俗世,也许是到了瓶颈,安妮宝贝已经无法从有限的人生经历里挖掘更新的素材了。这是很多作者都会遇到的问题,并非贬低她的写作水平和技巧。
但是有些作者,他会甘心于一生只成就一本书。
《莲花》读后感5
林清玄的散文是清幽而大气的,在宁静中透露着激越,在冷峻中保持着温煦,在流动中体现着凝注。他继承了佛家广博的智慧与胸怀,轻轻一挥手袖,便装凌云的壮志,巧妙地幻化为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隽永与人性的温情。他在一篇名为《海拔五百》的散文中写道:“登山专家只看见山顶,不像我们,能享受海拔五百的乐趣。”我曾被这行文字很久感动。我们正在一种叫做“征服”的驱使中日渐遗落了一种知足常乐的平和心境,于是,我们只能努力想象“高处不胜寒”的孤冷,却对半山腰的迷人景致视而不见,殊不知,没有了自由的心情与平静的心态,再宏伟的目标终究是空想罢了。
还记得林清玄向我们描述的那名住在林中的年轻人,当人们问他为何不到山外打工时,他的口吻不容置疑:“这是我的家。”很多人都在暗地里嘲笑他,然而回望城市的华灯万盏,“从远处看,每一个人的家只是一个小小的窗口”,怎比那茫茫林海的无际无边?在年轻人的眼中,森林中的一切生灵,都在冥冥中传递着广博与自然,带给他家的熟识气息;不会忘记林先生笔下那位卖馄饨的老人,他总是在深夜敲起清越的木鱼,向老主顾传达着生意的信号,却不致中断熟睡者的美梦,更在不经意间温暖了迟睡者的心灵。正是这平凡乐器奏出的平凡音响,委婉地传达着这位老者的淡泊心态,使串串云淡风清的声音久久在心灵的上空回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