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爱子读后感总汇(8)
2022-08-27 来源:百合文库
【简评】
清代大文学家郑板桥到五十二岁始得一子,他自然十分疼爱这个儿子。但是他主张,“爱子必以其道”,就是要讲究爱子的`分寸、方式和方法。
郑板桥去山东潍坊当知县,把儿子托其弟弟带着。儿子不在身边,但他还是时时刻刻挂念着儿子的教育。他在给弟弟的信中明确指出要教育儿子立志,“明理做个好人”,而把“中举、中进士、做官”看成是“小事”。为此,郑板桥给自己的儿子立下三条规矩:一是要为人“忠厚”,“驱其残忍之性”。他主张要从平时培养起来,就是在与别人嬉戏玩耍过程中,也要注意培养“忠厚之情”。二是要在学习上防止一般“富贵子弟”的浮夸作风,要向那些虽然家道贫寒但学业有成的“佳子弟”学习。三是要学会平等待人,就是对家里佣人的孩子,也“要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郑板桥十分重视培养孩子的优良道德品质,这的确是一条正确的爱子之道。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如果教育不当,会给子女的成长带来难以弥补的不良影响。 “以其道”是真爱,不以其道是假爱。郑板桥对待子女是严中见爱,爱中有严。他“爱之必以其道”。应该说,他的爱子之道,是有许多地方值得后人借鉴的。今天一切爱子者和一切爱高材生的师长,也当从郑氏“爱之必以其道”中汲取教益。如果忽视德育,说不定还会造就出“不肖子孙”来。
清代大文学家郑板桥到五十二岁始得一子,他自然十分疼爱这个儿子。但是他主张,“爱子必以其道”,就是要讲究爱子的`分寸、方式和方法。
郑板桥去山东潍坊当知县,把儿子托其弟弟带着。儿子不在身边,但他还是时时刻刻挂念着儿子的教育。他在给弟弟的信中明确指出要教育儿子立志,“明理做个好人”,而把“中举、中进士、做官”看成是“小事”。为此,郑板桥给自己的儿子立下三条规矩:一是要为人“忠厚”,“驱其残忍之性”。他主张要从平时培养起来,就是在与别人嬉戏玩耍过程中,也要注意培养“忠厚之情”。二是要在学习上防止一般“富贵子弟”的浮夸作风,要向那些虽然家道贫寒但学业有成的“佳子弟”学习。三是要学会平等待人,就是对家里佣人的孩子,也“要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郑板桥十分重视培养孩子的优良道德品质,这的确是一条正确的爱子之道。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如果教育不当,会给子女的成长带来难以弥补的不良影响。 “以其道”是真爱,不以其道是假爱。郑板桥对待子女是严中见爱,爱中有严。他“爱之必以其道”。应该说,他的爱子之道,是有许多地方值得后人借鉴的。今天一切爱子者和一切爱高材生的师长,也当从郑氏“爱之必以其道”中汲取教益。如果忽视德育,说不定还会造就出“不肖子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