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后感400字汇合(18)
2022-08-27 来源:百合文库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写在封面上的这句话,想想就心酸。他们一家三口,从英国到巴黎到回国,从家境优渥到居无定所,从倍受尊敬到文革时的动荡,从日常时的相扶相帮和患难时的不离不弃,在杨绛老人的笔下一一展现开来。直到晚年,才有一个像样的寓所,但在他们心里,有彼此的地方就是家,哪怕是租赁的房子,哪怕只是一间小小的办公室。
我随她喜,随她悲,随她一路陷入对亲人的思念。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读起这本书的时候,总是会联想到自己。想到自己身处异地,想到自己无法经常和家人在一起,想到回家时妈妈张罗的一桌饭菜,想到聊天时爸爸那一句句关怀,想到相见时爷爷开心的笑脸,思念之情不禁涌上心头。
我们已经长大,但在他们眼中永远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在他们一句句唠叨中,明知道父母是在关心自己,偶尔也会觉得烦,这其实是最要不得的。父母不过是想知道你在外好不好,有没有吃饱,有没有穿暖,有没有想他们……就是想跟你说说话而已。
杨绛先生说:我们仨,没有生离,唯有死别。关于亲情,最无法言喻。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多去陪陪家人,说话时耐心一点、语气温和一点、事情详细一点……父母已经陪我们长大,我们要陪父母变老,家才是永远的港湾。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
我们仨读后感范文500字1
杨绛先生的大名早就知道,钱锺书先生的《围城》也是我读过四五遍的书,这本《我们仨》也是很早之前就知道了,特别是前两三年前杨绛先生去世的更是网上铺天盖地。我对杨绛先生的记忆更深的是她回复读者那句“你的问题在于想法太多而读书太少”。她这句话还被我自嘲过说自己是“想法太多而行动太少”。
这个月开始想好好读几本实体书,就入手了这本书,今天放中秋节假,在这个传统的团圆节里读完这本书,甚好。
整本书读下来,感受到的不是传说中的“最才的女,最贤的妻”。(实际上,这会读下来让我对这个说话相当怀疑,甚至鄙视,感觉是文人圈里文绉绉的奉承。)我无意诋毁杨绛先生,对于她,我是尊重之情。不过,我觉得从这本书里读出来她最令人羡慕的是和钱锺书先生心心相印,相濡以沫,两个人在精神上高度同步,在性格上有些互补,在是非对错上和教育女儿态度上又非常合拍,确实是非常棒的组合。在他们三个人的小家里,每个人都非常率真单纯,又各有优点,相互照顾。家庭氛围真的是轻松到让读着的都想结婚生娃。这样的家真是令人眷恋的心灵港湾。一个三口虽然每人都是学富五车的高级知识分子,在家里却一点那种清高冷谈的状态都没有,反倒是非常的活泼天真,像三个长不大的孩子。最后一节,那种淡而久的怀念和悲伤,让我想起了,“庭前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我随她喜,随她悲,随她一路陷入对亲人的思念。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读起这本书的时候,总是会联想到自己。想到自己身处异地,想到自己无法经常和家人在一起,想到回家时妈妈张罗的一桌饭菜,想到聊天时爸爸那一句句关怀,想到相见时爷爷开心的笑脸,思念之情不禁涌上心头。
我们已经长大,但在他们眼中永远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在他们一句句唠叨中,明知道父母是在关心自己,偶尔也会觉得烦,这其实是最要不得的。父母不过是想知道你在外好不好,有没有吃饱,有没有穿暖,有没有想他们……就是想跟你说说话而已。
杨绛先生说:我们仨,没有生离,唯有死别。关于亲情,最无法言喻。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多去陪陪家人,说话时耐心一点、语气温和一点、事情详细一点……父母已经陪我们长大,我们要陪父母变老,家才是永远的港湾。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
我们仨读后感范文500字1
杨绛先生的大名早就知道,钱锺书先生的《围城》也是我读过四五遍的书,这本《我们仨》也是很早之前就知道了,特别是前两三年前杨绛先生去世的更是网上铺天盖地。我对杨绛先生的记忆更深的是她回复读者那句“你的问题在于想法太多而读书太少”。她这句话还被我自嘲过说自己是“想法太多而行动太少”。
这个月开始想好好读几本实体书,就入手了这本书,今天放中秋节假,在这个传统的团圆节里读完这本书,甚好。
整本书读下来,感受到的不是传说中的“最才的女,最贤的妻”。(实际上,这会读下来让我对这个说话相当怀疑,甚至鄙视,感觉是文人圈里文绉绉的奉承。)我无意诋毁杨绛先生,对于她,我是尊重之情。不过,我觉得从这本书里读出来她最令人羡慕的是和钱锺书先生心心相印,相濡以沫,两个人在精神上高度同步,在性格上有些互补,在是非对错上和教育女儿态度上又非常合拍,确实是非常棒的组合。在他们三个人的小家里,每个人都非常率真单纯,又各有优点,相互照顾。家庭氛围真的是轻松到让读着的都想结婚生娃。这样的家真是令人眷恋的心灵港湾。一个三口虽然每人都是学富五车的高级知识分子,在家里却一点那种清高冷谈的状态都没有,反倒是非常的活泼天真,像三个长不大的孩子。最后一节,那种淡而久的怀念和悲伤,让我想起了,“庭前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