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人生十论读后感精选(6)
2022-08-26 来源:百合文库
中国的哲学以人生哲学为主,授以日常人生的一种深切经验与忠实教训。主张人以修身为本,继而向外求齐家、治国、平天下。教人做一好人,即做天地间一完人。
如何做一好人,依靠内心的明觉,由各人自己之内体验,而不在其外寻。
六、《如何完成一个我》
“古我之所贵,贵能于人在世界中完成其为我。贵在于群性中见个性,贵在于共相中见别相。故我之为我,必既为一己之所独,而又为群众之所同。”
中庸有言,极高明而道中庸,致广大而尽精微,遵德行而道问学。此三语,为中国人教人完成一我之最高教训。人既才性不同,则分途异趣,断难一致。然而论道义,各有一恰好处。人有所殊,若能尽其性,则近道。
人,仁也。皆是相互成全。完成我的内在方面需要仁,完成我的外在方面需要礼。
七、《如何解脱人生苦痛》
人生两大限。一为人我之限,一为生死之限。
佛曰,无我涅槃;耶教曰,上帝天国;道曰,无为而自然;儒曰,求安适。
身量有限,心量无限,人从自然生命转入心灵生命,既是超出有限,便是接触苦痛,也便解除了人我之限。
为道义而死,便是死得其所,可以达永恒,即破除生死之限。
八、《如何安放我们的心》
“人心不能尽向神,亦不能尽向物。人心又不能封闭在身,专制它,使只为身生活作工具,作奴役,这将使人类重回禽兽。”
孔子教人把心安放在道义之内,安放在仁之内。“忠恕违道不远,孝第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孟子说:“仁,人心之安宅也。”
九、《如何获得我们的自由》
人生不获自由是痛苦,而尽要自由,又成为罪恶。
威廉·詹姆士把人所认识我分为三类:1.肉体我、2.社会我(假我,客我)、3.精神我(主我)。肉体我受生理支配,社会我受礼法约束,唯有精神我可以获得无限自由。
教育家佩斯泰洛奇,列出人生三情状:1.自然情状、2.社会情状(政治情状)、3生活情状(道德情状)。人类生活由此逐级演进,不可越位。
如何做一好人,依靠内心的明觉,由各人自己之内体验,而不在其外寻。
六、《如何完成一个我》
“古我之所贵,贵能于人在世界中完成其为我。贵在于群性中见个性,贵在于共相中见别相。故我之为我,必既为一己之所独,而又为群众之所同。”
中庸有言,极高明而道中庸,致广大而尽精微,遵德行而道问学。此三语,为中国人教人完成一我之最高教训。人既才性不同,则分途异趣,断难一致。然而论道义,各有一恰好处。人有所殊,若能尽其性,则近道。
人,仁也。皆是相互成全。完成我的内在方面需要仁,完成我的外在方面需要礼。
七、《如何解脱人生苦痛》
人生两大限。一为人我之限,一为生死之限。
佛曰,无我涅槃;耶教曰,上帝天国;道曰,无为而自然;儒曰,求安适。
身量有限,心量无限,人从自然生命转入心灵生命,既是超出有限,便是接触苦痛,也便解除了人我之限。
为道义而死,便是死得其所,可以达永恒,即破除生死之限。
八、《如何安放我们的心》
“人心不能尽向神,亦不能尽向物。人心又不能封闭在身,专制它,使只为身生活作工具,作奴役,这将使人类重回禽兽。”
孔子教人把心安放在道义之内,安放在仁之内。“忠恕违道不远,孝第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孟子说:“仁,人心之安宅也。”
九、《如何获得我们的自由》
人生不获自由是痛苦,而尽要自由,又成为罪恶。
威廉·詹姆士把人所认识我分为三类:1.肉体我、2.社会我(假我,客我)、3.精神我(主我)。肉体我受生理支配,社会我受礼法约束,唯有精神我可以获得无限自由。
教育家佩斯泰洛奇,列出人生三情状:1.自然情状、2.社会情状(政治情状)、3生活情状(道德情状)。人类生活由此逐级演进,不可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