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简史读后感300字合计(10)
2022-08-26 来源:百合文库
它介绍了从宇宙大爆炸一直到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所有繁多妙趣横生的奇人趣事。对“我们从哪来?我们是谁?我们要去哪?”等人们似懂非懂的问题都做了合理解释,让我体会到大千世界奥妙无穷。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比尔·布莱森,由北大校长许智宏教授亲笔提序。在6部30章近500页的内容里,我最喜欢阅读第三部中的《威力巨大的原子》。在19世纪,有些人正在搞懂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东西——-既微小又神秘的原子。听了这个故事,你再不会害怕死亡,因为如果某个物体死亡,原子就慢慢离开寄主,游荡四方,寻找其他原子结合,产生新物体。也就是说一条鱼、一张纸等都可能是你的组成部分。但是原子到底有多少多大呢?它们大量存在,多得我们无法想象,一切物体都由原子组成,比如在一块方糖大小的空气中,就有4500亿个原子,世界要用多少方糖才能填满,再乘以4500亿!啊!真是多得要命,原子无处不在!更令人吃惊的是,它们的寿命至少有10的35次方年,这数字真是巨大啊!
【篇八:读《万物简史》有感】
以前听别人推荐过这本书,但是一直没有机缘去读,近来有时间从网上下载到苹果IPAD上,一读,几乎令我不释手,太吸引人了,我还从未见过一部科普读物写得这么有趣,以前也曾读“科学史”之类的书,但现在都忘光了,连阅读体验都忘了。
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科学是这样的,原来人生是这样的,不必总抱着悲天悯人的心态去看那些科学家,仿佛他们的生活一团糟。国内许多科学史著作的基调是:科学很神圣,科学家也很神圣。我小时候读过《居里夫人传》,将居里夫人写得像神一样,我特别崇拜她。《万物简史》的作者在这本书里顺便提了一句:居里夫人没有被选入法国皇家学院,是因为她丈夫去世后,她的私生活有些不检点。直到现在,我还是觉得这个消息令我吃惊,《居里夫人传》里可没有提到这件事呀!
好像中国人特别善于造神,尤其是名人传记,一个个都是神。中国人尤其喜欢提的一句是某某献身于某某学科,这样就把某某神圣化了,其实,近代科学是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了产生一大批有钱又有闲的人,这些人中有一部分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产生了探索的兴趣,随着探索的深入,近代物理、化学、地质学逐步发展起来。近代科学家的最终结果客观上也许是献身于物理或其它某种科学,但从他们的主观上,他们并没有这种“献身”的意识,他们只为了探索未知世界,兴趣爱好远比主观“献身”重要的多。这种在近代科学家身上展现出来的鲜明的个性与独立的人生选择总是被我们忽视,而以“献身”以蔽之。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比尔·布莱森,由北大校长许智宏教授亲笔提序。在6部30章近500页的内容里,我最喜欢阅读第三部中的《威力巨大的原子》。在19世纪,有些人正在搞懂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东西——-既微小又神秘的原子。听了这个故事,你再不会害怕死亡,因为如果某个物体死亡,原子就慢慢离开寄主,游荡四方,寻找其他原子结合,产生新物体。也就是说一条鱼、一张纸等都可能是你的组成部分。但是原子到底有多少多大呢?它们大量存在,多得我们无法想象,一切物体都由原子组成,比如在一块方糖大小的空气中,就有4500亿个原子,世界要用多少方糖才能填满,再乘以4500亿!啊!真是多得要命,原子无处不在!更令人吃惊的是,它们的寿命至少有10的35次方年,这数字真是巨大啊!
【篇八:读《万物简史》有感】
以前听别人推荐过这本书,但是一直没有机缘去读,近来有时间从网上下载到苹果IPAD上,一读,几乎令我不释手,太吸引人了,我还从未见过一部科普读物写得这么有趣,以前也曾读“科学史”之类的书,但现在都忘光了,连阅读体验都忘了。
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科学是这样的,原来人生是这样的,不必总抱着悲天悯人的心态去看那些科学家,仿佛他们的生活一团糟。国内许多科学史著作的基调是:科学很神圣,科学家也很神圣。我小时候读过《居里夫人传》,将居里夫人写得像神一样,我特别崇拜她。《万物简史》的作者在这本书里顺便提了一句:居里夫人没有被选入法国皇家学院,是因为她丈夫去世后,她的私生活有些不检点。直到现在,我还是觉得这个消息令我吃惊,《居里夫人传》里可没有提到这件事呀!
好像中国人特别善于造神,尤其是名人传记,一个个都是神。中国人尤其喜欢提的一句是某某献身于某某学科,这样就把某某神圣化了,其实,近代科学是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了产生一大批有钱又有闲的人,这些人中有一部分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产生了探索的兴趣,随着探索的深入,近代物理、化学、地质学逐步发展起来。近代科学家的最终结果客观上也许是献身于物理或其它某种科学,但从他们的主观上,他们并没有这种“献身”的意识,他们只为了探索未知世界,兴趣爱好远比主观“献身”重要的多。这种在近代科学家身上展现出来的鲜明的个性与独立的人生选择总是被我们忽视,而以“献身”以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