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的邀请读后感总汇(14)
2022-08-26 来源:百合文库
哲学的邀请读书心得1
读过很多以普及推广哲学为目的而写的书——至少这些书确实这么宣称了——但大多不是过于刻板,就是失于浅薄。
而《哲学的邀请》却非常准确的把握住了一本哲学普及读物应有的角度和层次,从绝大多数人共有的经验和想法切入,真正做到了很多读物标榜吹嘘却做不到的深入浅出。
有些类似读物,虽然也是借着人生之名讲哲学,但是其本质却只是再编辑过的哲学史。将人生问题分解为形而上学、伦理学、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范畴的问题,然后将前人的思想观点总结后倾倒给读者,不给读者指出理解认识问题的角度,埋没了思考的余地。最后读者们只能带走一些枯燥无味的知识,形成一个对哲学的错误认识后悻悻而去。
(在读完一本糟糕的哲学史后,那些珍贵的思想往往只能在我们的脑海停留很短的时间,我们记住的通常是那些个哲学家的名字。而事实上阅读哲学史的目的本应恰恰相反:是为让我们记住人类历史上的某些人曾经提出过的精妙思想,并通过扬弃,走的比他们更远。如海德格尔所言:“一首诗的伟大正在于:它能够掩盖诗人这个人和诗人的名字”。至于这个哲人是谁,他的人品如何等等,是次要的。我之所以会这么认识,是因为我认为有时先贤那如雷贯耳的名字恰恰是一种枷锁和累赘,会束缚后来的人的视界。)
对于思考哲学的目的,维特根斯坦有过相当精彩的论述,他说:“哲学研究给你的只不过是使你能够似是而非地谈论一些深奥的逻辑之类的问题,如果它不能改善你日常生活中重要问题的思考,如果它不能使你在使用危险的词句时比任何一个……记者都更为谨慎(而这种人是为了他们自己的目的而使用这种词句的),那么,它有什么用处?”
(顺带一提,有时候像这样的哲学家的对哲学本身的观点对一个初识哲学的人来说比这个哲学家的具体的哲学观点更能带来启发——我不能解释确切的原因,但大概是通过激起一种对哲学的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读过很多以普及推广哲学为目的而写的书——至少这些书确实这么宣称了——但大多不是过于刻板,就是失于浅薄。
而《哲学的邀请》却非常准确的把握住了一本哲学普及读物应有的角度和层次,从绝大多数人共有的经验和想法切入,真正做到了很多读物标榜吹嘘却做不到的深入浅出。
有些类似读物,虽然也是借着人生之名讲哲学,但是其本质却只是再编辑过的哲学史。将人生问题分解为形而上学、伦理学、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范畴的问题,然后将前人的思想观点总结后倾倒给读者,不给读者指出理解认识问题的角度,埋没了思考的余地。最后读者们只能带走一些枯燥无味的知识,形成一个对哲学的错误认识后悻悻而去。
(在读完一本糟糕的哲学史后,那些珍贵的思想往往只能在我们的脑海停留很短的时间,我们记住的通常是那些个哲学家的名字。而事实上阅读哲学史的目的本应恰恰相反:是为让我们记住人类历史上的某些人曾经提出过的精妙思想,并通过扬弃,走的比他们更远。如海德格尔所言:“一首诗的伟大正在于:它能够掩盖诗人这个人和诗人的名字”。至于这个哲人是谁,他的人品如何等等,是次要的。我之所以会这么认识,是因为我认为有时先贤那如雷贯耳的名字恰恰是一种枷锁和累赘,会束缚后来的人的视界。)
对于思考哲学的目的,维特根斯坦有过相当精彩的论述,他说:“哲学研究给你的只不过是使你能够似是而非地谈论一些深奥的逻辑之类的问题,如果它不能改善你日常生活中重要问题的思考,如果它不能使你在使用危险的词句时比任何一个……记者都更为谨慎(而这种人是为了他们自己的目的而使用这种词句的),那么,它有什么用处?”
(顺带一提,有时候像这样的哲学家的对哲学本身的观点对一个初识哲学的人来说比这个哲学家的具体的哲学观点更能带来启发——我不能解释确切的原因,但大概是通过激起一种对哲学的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