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访楷模的足迹读后感汇编(34)
2022-08-26 来源:百合文库
好几次,每当朱有勇要离开村子,村民就跟在后面,一起唱当地的民族歌曲《实在舍不得》:“最怕就是要分开,要多难过有多难过,最想么就是你再来,要多快乐有多快乐……”
“能帮农民兄弟解决问题是幸福的事。他们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们。”朱有勇说。
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14
某个烈日炎炎的中午,在一个拉祜族村寨的农家小院门口,一位年逾六旬的老人招呼身边几位年轻人:“走,铲地去。”说罢扛起一把锄头就往村外马铃薯地走去,几位年轻人也抓起锄头紧随其后。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省科协主席朱有勇,几个年轻人是他研究团队里的博士。
2015年,中国工程院与澜沧县结对帮扶,朱有勇院士带来一支由100多名教授、博士组成的专业团队,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被确定为科技扶贫示范点。从此以后,他们走到哪,村民们就跟到哪儿。“他们可是上面派来的博士!别看我们才小学文化,天天跟在他后面,不都是‘博士后’啦!”就这样,贫困的小村庄里有了大批“博士后”。
“房子是新盖的、路是新修的,但村民的观念还是旧的。”由于长期闭塞,全村人均受教育年限不足6年,2012年人均纯收入只有1200多元。
“这里并不是资源贫困,而是典型的素质贫困。越是这样,科技扶贫越能起大作用。”朱有勇和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快速开出“脱贫药方”——种冬季马铃薯。
此后的时间里,朱有勇14次来到蒿枝坝村,大半时间是在村里度过的。博士们居住的村民活动室被村民们称为“科技小院”。
2016年11月,冬季马铃薯的种子落进了蒿枝坝的地里。2017年春天,密密麻麻的马铃薯排队“破土”。一算账,村民们两眼放光:平均亩产3.3吨,最高亩产4.7吨,总产值达90万元。仅用半年时间就让村民们的收入翻了好几番,朱有勇和他的团队被村民们赞不绝口。
丰产的消息几天就传遍了附近的村寨。如今,除了冬季马铃薯,蒿枝坝还先后建起冬早蔬菜、林下三七、早熟葡萄种植和禽畜养殖等科技示范基地。
“能帮农民兄弟解决问题是幸福的事。他们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们。”朱有勇说。
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14
某个烈日炎炎的中午,在一个拉祜族村寨的农家小院门口,一位年逾六旬的老人招呼身边几位年轻人:“走,铲地去。”说罢扛起一把锄头就往村外马铃薯地走去,几位年轻人也抓起锄头紧随其后。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省科协主席朱有勇,几个年轻人是他研究团队里的博士。
2015年,中国工程院与澜沧县结对帮扶,朱有勇院士带来一支由100多名教授、博士组成的专业团队,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被确定为科技扶贫示范点。从此以后,他们走到哪,村民们就跟到哪儿。“他们可是上面派来的博士!别看我们才小学文化,天天跟在他后面,不都是‘博士后’啦!”就这样,贫困的小村庄里有了大批“博士后”。
“房子是新盖的、路是新修的,但村民的观念还是旧的。”由于长期闭塞,全村人均受教育年限不足6年,2012年人均纯收入只有1200多元。
“这里并不是资源贫困,而是典型的素质贫困。越是这样,科技扶贫越能起大作用。”朱有勇和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快速开出“脱贫药方”——种冬季马铃薯。
此后的时间里,朱有勇14次来到蒿枝坝村,大半时间是在村里度过的。博士们居住的村民活动室被村民们称为“科技小院”。
2016年11月,冬季马铃薯的种子落进了蒿枝坝的地里。2017年春天,密密麻麻的马铃薯排队“破土”。一算账,村民们两眼放光:平均亩产3.3吨,最高亩产4.7吨,总产值达90万元。仅用半年时间就让村民们的收入翻了好几番,朱有勇和他的团队被村民们赞不绝口。
丰产的消息几天就传遍了附近的村寨。如今,除了冬季马铃薯,蒿枝坝还先后建起冬早蔬菜、林下三七、早熟葡萄种植和禽畜养殖等科技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