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整理(14)

2022-08-25 来源:百合文库
一个产品经理,如果不能洞察用户的真正需求,那么所定义和设计出来的产品,往往意味着失败。
一个工厂,如果不能研判市场的需求,所生产出来的工业制品就难以得到验证。
一个企业,如果不能提供结合市场需求的服务,只是闭门造车,那么结局就不尽如人意。
因此,注重需求,挖掘需求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困扰我的一个问题。是先有产品,还是先有需求?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产品优先意味着创新,但并非漠视市场的需求;
而根据发掘的消费者需求,就能适当推出满足他们需求的产品。这往往意味着高效。
举个例子:北京的雾霾这几天是非常严重的,而防雾霾产品也是比较热卖。这就是刚性的需求。在市场上,有哪些牌子?比如著名的3M,小米,其他的一些款式品牌。
根据国内实验室的测试,不同牌子的防雾霾口罩的过滤效率并非都一样,有些可以达到80%,单有些只有50%,质量也是参差不齐。
也就意味着,即使品牌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但如果质量(也就是价值)无法达到要求,也容易遭到市场的唾弃。
对于雾霾口罩而言,价格有高的`,几百,有低的,几块钱。他们的防霾效率当然也是不一样的。那么,为什么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买几百块钱的高效率防霾口罩呢?
根据经济学原理的解释,让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关键的包括了价格,偏好,预算能力。比如说:收入低的消费者群体,他们对于质量好的口罩是青睐的,也就是偏好这一类产品。但是因为价格偏高,预算受到了限制,只能买低价的口罩去应付了。
相反,中产的消费者群体,他们有能力去购买几百元的口罩产品,也偏好这一类,价格并不是什么难题。因此,名正言顺的去购买这类产品。
从上面的现象可以发现:如果从产品的市场定位,价格区间,目标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以及他们的预算情况分析,就可以对产品在市场目标群体是否是理性的,做一个全面的分析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