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读后感合集(4)
2022-08-25 来源:百合文库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写得铿然作响,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在杜甫身陷贼中的八个月期间,大约写了二十来首诗。若论深沉含蓄,此诗当为翘楚,通过《春望》可以看到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以及诗人忧国忧民的特点。
《石壕吏》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的所见之伤
唐肃宗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十月长安、洛阳两京收复,玄宗回到长安,全国掀起一股“中兴热”。但好景不长,当平叛战役惨遭失败以后,洛阳陷入混乱,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于是就写下了一系列反映战乱现实的诗篇。著名的“三吏”、“三别”组诗就是这个时候写的。
这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艺术上,精练是这首诗的一大特点,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
《杜甫诗三首》
――以点代面话杜甫
《杜甫诗三首》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一篇普通课文,却是能帮助中学生理解杜甫其人其诗的最好素材。通过三首诗这样一个小小的点,可以帮助学生既感受到杜甫青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又理解“安史之乱”对杜甫造成的切身之伤;还可以通过《石壕吏》这个点去了解“三吏”、“三别”这个面,去理解杜甫笔下反映的“安史之乱”后期政治腐朽、战争频频、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以及杜甫深切的忧国忧民之情。
所以,我认为《杜甫诗三首》一文在帮助学生了解杜甫在不同人生阶段的诗作风格、杜诗被称为“诗史”的原因以及杜甫“忧国忧民”这一标志性特点的形成有着很好的帮助。三首诗很短,但是从中能够看到的杜甫却有很多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石壕吏》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的所见之伤
唐肃宗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十月长安、洛阳两京收复,玄宗回到长安,全国掀起一股“中兴热”。但好景不长,当平叛战役惨遭失败以后,洛阳陷入混乱,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于是就写下了一系列反映战乱现实的诗篇。著名的“三吏”、“三别”组诗就是这个时候写的。
这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艺术上,精练是这首诗的一大特点,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
《杜甫诗三首》
――以点代面话杜甫
《杜甫诗三首》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一篇普通课文,却是能帮助中学生理解杜甫其人其诗的最好素材。通过三首诗这样一个小小的点,可以帮助学生既感受到杜甫青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又理解“安史之乱”对杜甫造成的切身之伤;还可以通过《石壕吏》这个点去了解“三吏”、“三别”这个面,去理解杜甫笔下反映的“安史之乱”后期政治腐朽、战争频频、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以及杜甫深切的忧国忧民之情。
所以,我认为《杜甫诗三首》一文在帮助学生了解杜甫在不同人生阶段的诗作风格、杜诗被称为“诗史”的原因以及杜甫“忧国忧民”这一标志性特点的形成有着很好的帮助。三首诗很短,但是从中能够看到的杜甫却有很多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