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读后感600集合(18)
2022-08-25 来源:百合文库
同样的能力亦体现在《龙须沟》中,纵然《龙须沟》只是时代的产物,并无如《茶馆》一般超越于时代之上的魅力,却依然让人过目不忘。老舍先生曾经说过:我想写一出最悲的悲剧,里面充满了无耻的笑声。那么无疑《茶馆》做到了这一点。 《茶馆》是常看常新的,每次看都会给我不一样的感受,以前年轻气盛之时,最爱常四爷,因为他仗义执言,敢说真话,那一句“大清国要亡”在茶馆中回荡,他却也因此下狱,这次却更深切感受到王掌柜的痛苦,尽管他善良擅于变通,想尽办法生活下去却不可得,老舍先生说过:最大的牺牲是忍辱,最大的忍辱是预备反抗。
而他的反抗不过是吊死在自家的茶馆中,最后与儿媳及孙女的告别都是如此仓促,思之令人泪落。 而秦二爷与崔先生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存在,老舍先生塑造人物最妙之处就是寥寥数笔短短几句话,却勾勒出人物最鲜活的一面,秦二爷的实业救国之心,崔先生的心灰意冷,都让人不禁沉痛感慨,这其中呼之欲出的问题就是我们应该如何救国,或许老舍先生在《茶馆》中已经给出了答案,在那个泥沙俱下的时代,在那样的政府统治下,谁也没有办法救国,谭嗣同的死并未唤起大多数民众的觉醒,甚至唤不起他们的一点同情,拳乱来了又去了,普罗大众却依然生活在痛苦中,甚至比清末时亦有不如,就像书中所描述的一般,好人如王掌柜一般逐渐无立锥之地,只有穷凶极恶之人却生活得越来越好,在这本书中,作者不仅立意要探讨中国人的人性问题,也是在探究高于时代之上的社会问题。
或许每一个想到老舍先生的人不免会想到文革,这个写尽旧时代世态炎凉的人,却在新时代文革之初自沉湖底,每每想起,都觉得痛心不已,老舍先生说:文艺不是我的浮桥,而是我的生命。究竟是什么样的痛苦会让他同时放弃了自己的文艺与生命?这世界上有着无数的常四爷、秦二爷,有着太多太多的王利发,但是我们却失去了老舍先生。
《茶馆》读后感7
《茶馆》这本书算是在读名著的年纪,被老师或者家长争相推荐的书籍之一。所以在那个年纪,我是有读过的。如今再温故一遍,也是一种意趣。
而他的反抗不过是吊死在自家的茶馆中,最后与儿媳及孙女的告别都是如此仓促,思之令人泪落。 而秦二爷与崔先生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存在,老舍先生塑造人物最妙之处就是寥寥数笔短短几句话,却勾勒出人物最鲜活的一面,秦二爷的实业救国之心,崔先生的心灰意冷,都让人不禁沉痛感慨,这其中呼之欲出的问题就是我们应该如何救国,或许老舍先生在《茶馆》中已经给出了答案,在那个泥沙俱下的时代,在那样的政府统治下,谁也没有办法救国,谭嗣同的死并未唤起大多数民众的觉醒,甚至唤不起他们的一点同情,拳乱来了又去了,普罗大众却依然生活在痛苦中,甚至比清末时亦有不如,就像书中所描述的一般,好人如王掌柜一般逐渐无立锥之地,只有穷凶极恶之人却生活得越来越好,在这本书中,作者不仅立意要探讨中国人的人性问题,也是在探究高于时代之上的社会问题。
或许每一个想到老舍先生的人不免会想到文革,这个写尽旧时代世态炎凉的人,却在新时代文革之初自沉湖底,每每想起,都觉得痛心不已,老舍先生说:文艺不是我的浮桥,而是我的生命。究竟是什么样的痛苦会让他同时放弃了自己的文艺与生命?这世界上有着无数的常四爷、秦二爷,有着太多太多的王利发,但是我们却失去了老舍先生。
《茶馆》读后感7
《茶馆》这本书算是在读名著的年纪,被老师或者家长争相推荐的书籍之一。所以在那个年纪,我是有读过的。如今再温故一遍,也是一种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