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汇集(2)

2022-08-24 来源:百合文库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1
在美国,如果一本心理学教科书能够再版3次以上的话,这本书就堪称经典教材了,而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在过去的20年中连续再版了8次。我买这本书已经有好一段时间了,一直到最近才认真看,但一看了,就非常喜欢了。
虽然书本身的字体比较小,但书的内容的确很实在,很切合自身感觉。每每在读,就会切合自身情况,就发现书里说的跟自身感受的如出一辙,心中不由佩服。我不由得更相信书里的内容,如果里面写到的,我还没经历过,那总有一天我会经历的。现在就是预习,先由心感受,再由身感受。
中国人写的心理学书,一般都是理论型的,而且章序十分老套,而这本书是国外人写的,写作风格与中国人习惯的方式不一样,看起来别有一番风味。同时,带着思考的习惯去阅读,更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里面有一个观点,不仅仅是态度决定行为,行为也会决定态度。也许你会感到莫名其妙,其实仔细想想就会想通。人的行为往往根据自身利益出发。一个不符合自己惯常准则但于己有利的事儿,由于做此事能获大利,所以还违背自己的"准则"做了。做了后,很明显你会受自己良心的折磨或者感到心理不平衡,因为这样的行为与你往常的原则不一样。这个时候,心理防御机制开始起作用,为了保持心理平衡,内在就会告诉你,改变你对此事的态度,一切就顺理成章了。于是为了保持内在与外在的自我同一性,你的态度改变了,变得符合你的行为,于是内心得到了平衡。
我原来是一个有拖延症的人,做什么事总是要拖到最后,但是工作之后,我觉得这样不行,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有时还会错过最佳时间。如果当时该做而没有做的工作拖到后面,幸运的话赶在截止日之前做完就好,如果中间出了什么岔子,或是最后有什么其他事情,或是无法一次性做好,都会造成重大的失误。所以,这样的习惯不能继续保留在工作中,于是,我尝试在做我短时间不想做的事情的时候,先不想,做了再说。事实证明是很有效的,举个例子,以前吃完饭的碗总是不想洗,给自己想很多理由和借口拖着过会儿再洗,最后呢是又痛苦又要洗,但是我决定用我的行为来改变我的态度,现在一吃完饭,什么也不想先把碗洗了,没有思考洗不洗的过程,慢慢习惯了这种方式,这就是从小事做起,用行为改变态度。应用到工作中也是同样的道理,规定了今天要完成的任务,要学习的东西,一定要立即完成,这样才不会把所有事堆在一起,既加重了自己的负担,也不能做到高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