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蝴蝶》读后感摘录(6)
2022-08-24 来源:百合文库
《永远的蝴蝶》教案1
教学目的:
1、知识教学点:了解小小说的特点,通过赏析来感悟文章的构思精巧,语言精美。
2、能力训练点:通过诵读、探究,提高对小小说的鉴赏能力。
3、情感渗透点:在领悟人物的思想感情上,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在范读、诵读、精读的基础上,欣赏体味作品创造的悲剧意境之美。
教学难点;
理解小说典型人物形象的特征及其意义,领会小小说的构思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 分钟)
泰戈尔的《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星星之间没有交汇的轨迹,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欣赏著名的台湾短篇小说家陈启佑先生的小小说《永远的蝴蝶》,感受这不能在一起的苦楚之情。
二、范读课文,播放电影《人鬼情未了》主题曲。(8分钟)
[要求]:
1、说出文章中的环境、人物、故事内容。
2、抒写自己听后的感受。
[提示]:
1、环境:春日、雨夜
人物:“我”和樱子
故事内容:樱子因帮“我”寄信而遭遇车祸
2、文章只截取了樱子在雨中帮“我”寄信这一小小的生活片段,表达了“我”失去恋人的极度悲伤、痛悔和对恋人的无限眷恋。我们为这一幕痛彻心肺的爱情悲剧而动容。
三、诵读课文,播放电影《人鬼情未了》。(15分钟)
讨论1:小说如何塑造“樱子”这一人物的?
-------语言描写——“谁叫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
[提示]:樱子说她可以帮“我”寄信,她关心、体贴“我”却不直白表露,反而故作嗔怪。表明樱子热情、体贴,冰雪聪明。
------神态和行动描写——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
[提示]:樱子温柔、善良。
教学目的:
1、知识教学点:了解小小说的特点,通过赏析来感悟文章的构思精巧,语言精美。
2、能力训练点:通过诵读、探究,提高对小小说的鉴赏能力。
3、情感渗透点:在领悟人物的思想感情上,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在范读、诵读、精读的基础上,欣赏体味作品创造的悲剧意境之美。
教学难点;
理解小说典型人物形象的特征及其意义,领会小小说的构思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 分钟)
泰戈尔的《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星星之间没有交汇的轨迹,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欣赏著名的台湾短篇小说家陈启佑先生的小小说《永远的蝴蝶》,感受这不能在一起的苦楚之情。
二、范读课文,播放电影《人鬼情未了》主题曲。(8分钟)
[要求]:
1、说出文章中的环境、人物、故事内容。
2、抒写自己听后的感受。
[提示]:
1、环境:春日、雨夜
人物:“我”和樱子
故事内容:樱子因帮“我”寄信而遭遇车祸
2、文章只截取了樱子在雨中帮“我”寄信这一小小的生活片段,表达了“我”失去恋人的极度悲伤、痛悔和对恋人的无限眷恋。我们为这一幕痛彻心肺的爱情悲剧而动容。
三、诵读课文,播放电影《人鬼情未了》。(15分钟)
讨论1:小说如何塑造“樱子”这一人物的?
-------语言描写——“谁叫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
[提示]:樱子说她可以帮“我”寄信,她关心、体贴“我”却不直白表露,反而故作嗔怪。表明樱子热情、体贴,冰雪聪明。
------神态和行动描写——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
[提示]:樱子温柔、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