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与石阶读后感总汇(14)
2022-08-24 来源:百合文库
【注】
此文发表后,收到从家乡寄来的《慈溪修志通讯》,其中有一段文字介绍吴锦堂:吴锦堂(1855-1926),名作莫,东山头乡西房村人。出身农家,少时随父耕作,及壮东渡日本,经商致富,名重中外,素以桑梓为重,先后捐银数十万两,兴修水利,创办学校,泽被乡里。本世纪初,与陈嘉庚、聂云台并称全国“办学三贤”。又积极支持孙中山先生从事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著名爱国华侨。
--全文完--
(选自《文化苦旅》知识出版社·上海1992)
【余秋雨《庙宇》读后感篇一】
古语云“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从这个角度讲,红尘之处处处可有隐士,人人可为名流。于是乎,江南小镇成为名人雅士的栖身之所。与此同时,有些特立独行、率性而为之士也如《受戒》中的小和尚一样,微笑着拒绝尘缘,去发修行,李叔同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如不是捧读余先生的《庙宇》我还真的不了解李叔同的光辉成就,对他,我只是知道,他是一位不错的法师,有个性、善布施、通音律、善属文,《骊歌》就是明证,除此而外,知之甚少,而通过余先生的介绍,我开始关注这位大法师、大学者,在“英姿翩翩,文采风流,从者如云,才名四播”之时,他是如何高举着中国文化那面光辉的旗帜
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他是一个拥有大智慧的人:做音乐,他创作的歌曲被奉为中国音乐界的经典,被反复传唱;论绘画,他的名作价值斐然,令人咂舌;搞创作,他留学日本首演《茶花女》,揭开中国话剧史,是开一代先河的人物;即便是了却尘缘,遁入佛门之后,十余年间,五磊寺的修行又以发愿弘扬律宗,创辉煌成果。这一切来源于他过人的天资、超人的勤奋、卓尔不群的个性,更源于他出类拔萃的悟性和智慧。
但阪依佛门,弘扬佛教,困于庙宇,就能远离世俗潜心论道吗?不能,因而看到簿册之时,他怒了,他恼了,他绝望了:在这个世界上,哪里是修行的净土?在这个乾坤之中,如何才能静心修行?天真的大师忘记了,世俗如空气一般围绕着我们,哪里才算得上真正的朗朗乾坤呢?于是,俗世也罢,佛家也好,混沌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是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传统,真正意义的佛门之地。因此,愤怒也好,恼恨也罢,即便绝望也无济于事:尘世未变,尘缘又何以能了?
此文发表后,收到从家乡寄来的《慈溪修志通讯》,其中有一段文字介绍吴锦堂:吴锦堂(1855-1926),名作莫,东山头乡西房村人。出身农家,少时随父耕作,及壮东渡日本,经商致富,名重中外,素以桑梓为重,先后捐银数十万两,兴修水利,创办学校,泽被乡里。本世纪初,与陈嘉庚、聂云台并称全国“办学三贤”。又积极支持孙中山先生从事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著名爱国华侨。
--全文完--
(选自《文化苦旅》知识出版社·上海1992)
【余秋雨《庙宇》读后感篇一】
古语云“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从这个角度讲,红尘之处处处可有隐士,人人可为名流。于是乎,江南小镇成为名人雅士的栖身之所。与此同时,有些特立独行、率性而为之士也如《受戒》中的小和尚一样,微笑着拒绝尘缘,去发修行,李叔同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如不是捧读余先生的《庙宇》我还真的不了解李叔同的光辉成就,对他,我只是知道,他是一位不错的法师,有个性、善布施、通音律、善属文,《骊歌》就是明证,除此而外,知之甚少,而通过余先生的介绍,我开始关注这位大法师、大学者,在“英姿翩翩,文采风流,从者如云,才名四播”之时,他是如何高举着中国文化那面光辉的旗帜
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他是一个拥有大智慧的人:做音乐,他创作的歌曲被奉为中国音乐界的经典,被反复传唱;论绘画,他的名作价值斐然,令人咂舌;搞创作,他留学日本首演《茶花女》,揭开中国话剧史,是开一代先河的人物;即便是了却尘缘,遁入佛门之后,十余年间,五磊寺的修行又以发愿弘扬律宗,创辉煌成果。这一切来源于他过人的天资、超人的勤奋、卓尔不群的个性,更源于他出类拔萃的悟性和智慧。
但阪依佛门,弘扬佛教,困于庙宇,就能远离世俗潜心论道吗?不能,因而看到簿册之时,他怒了,他恼了,他绝望了:在这个世界上,哪里是修行的净土?在这个乾坤之中,如何才能静心修行?天真的大师忘记了,世俗如空气一般围绕着我们,哪里才算得上真正的朗朗乾坤呢?于是,俗世也罢,佛家也好,混沌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是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传统,真正意义的佛门之地。因此,愤怒也好,恼恨也罢,即便绝望也无济于事:尘世未变,尘缘又何以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