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棵树》苏童读后感汇集(18)
2022-08-24 来源:百合文库
(摘自《读者》https://simgs.baihewenku.com/upload/2004/22有删节)
18.第③段作者为什么要写移种苦楝树苗的经历?(3分)
19.文中第⑤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
20.联系全文看,“三棵树”的含义是什么?(4分)
2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是一篇充满感性色彩和伤感情调的抒情散文。文中充满伤感和怀有自责的叙议俯拾即是。
B.作者写了伴随着思树、管树、丧树、得树、失树而展开的一段情感与心路历程,其间,贯穿着作者从童年到成人的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悲哀喜乐以及怅惘、隐痛、感伤与忧郁。
C.苏童在他的“新历史小说”(《妻妾成群》、《红粉》等)中多扮演不动声色、近乎冷酷的“叙事者”角色,本文的叙写角度与此类小说相同。
D.作者认为人与树的关系就是人与自然,城市化与生态保护之间既为矛盾又互相依存的哲学关系。爱树护树,其实就是爱护人类自己!这一主题,在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E.作者最后以那棵童年时代由于天灾而不幸落水的苦楝树苗在水中挥手示意的幻觉作为首尾呼应的结语,《三棵树》所蕴涵的确切含意,至此方清晰地凸现出来。
参考答案
18.是作者少年寻梦的难忘经历,伴着他的隐痛与自责;(1分)引出点题句“没有树是我的隐痛和缺憾”,作者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一直将没有树存在的生活看作是不完美、不齐全的人生;(1分)与后文写到的两棵果树构成对比。
19.过渡作用(或承上启下,由“苦楝树”过渡到“两棵果树”)(2分)好处:承托上文,归结出失去苦楝树的自责、愧疚和隐痛,又开启了下文,为意外获得两棵果树的欣喜、满足铺垫蓄势;(2分)使文章避繁就简,不蔓不枝、条分缕析。(1分)
20.表层看“三棵树”指长途列车的终点站名,一棵苦楝树苗,两棵果树(1分)而这恰好构成作者人生经历的三个重要环节(1分,关键词“人生经历”“见证”)它是作者生命与情感的某种寄托和外化,是作者生命历程中心心念念的“珍爱之物”,(1分关键词“情感寄托”“珍爱物”)因而它在文中,从头至尾被赋予了一种优美的诗意,一种深刻的象征,成为开启作者的童年记忆之门与沟通人的现实生存状态之间的一把钥匙。(1分关键词“沟通了记忆与现实”)
18.第③段作者为什么要写移种苦楝树苗的经历?(3分)
19.文中第⑤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
20.联系全文看,“三棵树”的含义是什么?(4分)
2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是一篇充满感性色彩和伤感情调的抒情散文。文中充满伤感和怀有自责的叙议俯拾即是。
B.作者写了伴随着思树、管树、丧树、得树、失树而展开的一段情感与心路历程,其间,贯穿着作者从童年到成人的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悲哀喜乐以及怅惘、隐痛、感伤与忧郁。
C.苏童在他的“新历史小说”(《妻妾成群》、《红粉》等)中多扮演不动声色、近乎冷酷的“叙事者”角色,本文的叙写角度与此类小说相同。
D.作者认为人与树的关系就是人与自然,城市化与生态保护之间既为矛盾又互相依存的哲学关系。爱树护树,其实就是爱护人类自己!这一主题,在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E.作者最后以那棵童年时代由于天灾而不幸落水的苦楝树苗在水中挥手示意的幻觉作为首尾呼应的结语,《三棵树》所蕴涵的确切含意,至此方清晰地凸现出来。
参考答案
18.是作者少年寻梦的难忘经历,伴着他的隐痛与自责;(1分)引出点题句“没有树是我的隐痛和缺憾”,作者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一直将没有树存在的生活看作是不完美、不齐全的人生;(1分)与后文写到的两棵果树构成对比。
19.过渡作用(或承上启下,由“苦楝树”过渡到“两棵果树”)(2分)好处:承托上文,归结出失去苦楝树的自责、愧疚和隐痛,又开启了下文,为意外获得两棵果树的欣喜、满足铺垫蓄势;(2分)使文章避繁就简,不蔓不枝、条分缕析。(1分)
20.表层看“三棵树”指长途列车的终点站名,一棵苦楝树苗,两棵果树(1分)而这恰好构成作者人生经历的三个重要环节(1分,关键词“人生经历”“见证”)它是作者生命与情感的某种寄托和外化,是作者生命历程中心心念念的“珍爱之物”,(1分关键词“情感寄托”“珍爱物”)因而它在文中,从头至尾被赋予了一种优美的诗意,一种深刻的象征,成为开启作者的童年记忆之门与沟通人的现实生存状态之间的一把钥匙。(1分关键词“沟通了记忆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