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春天读后感汇总(4)
2022-08-23 来源:百合文库
从表面上看,高家“一家人读书知礼,事事如意”,家庭内部尊卑有序,礼法森严。但事实上这个大家庭里处处充满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真是个虚伪的大家庭!因为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也认识了许多人物:怯弱而背贞压力的觉新;充满正义感的进步青年觉民、觉慧与张蕴华;敢于抗击命运的淑英、鸣凤;花天酒地的克明、冯乐山、克定,还有高老太爷。这些性格与行为就决定了他们的命运。勇于进取、勇于抗争的觉民、觉慧、蕴华……他们都会有美好的未来。就像蕴华所说的,这是一条路,一条充满了危险与挑战的路,这路上到处横着青年们的尸体。如果不搏一搏,坚持着,怎么会拥有自由、美好的青春呢?这条路,淑英、觉慧自由走过了,走到了上海。觉民与蕴华携手走着,要到幸福的明天。而大哥觉新泽经过了这条路,他在长辈的一手包办下,远远的绕开了这条路,但他却在心中留下了痛苦,也在这条路留下了自己的“尸体”他在长辈的一手包办下,他失去了很多珍贵的东西,他失魂落魄,就像行尸走肉一般,他已失去了生活的斗志,这就是一种死亡。
该走的走了,该留下的留下了,残存下来的高家哀嚎着,有的为旧时代的终结的害怕;也有为新时代的到来的惶恐。最终高公馆散了,可那个时代人再继续,挣扎着他们的命运,失去的已经是永远的消逝,活着的仍在挣扎。
《春》读书笔记
《春》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出色散文,将它与此前的同类题材《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相比,使人感到它有两点突出的变异:
一是感情格调有所不同。
二是语言风格的变化。
《春》的感情基调则轻松愉快、充满活力。何以会如此?我猜想至少有这样两个原因:
一是本文系朱自清应约为中学撰写的语文教材,从培养青年进取向上出发,作者采用了相应的积极、乐观的感情基调。
二是作品的青春活力,反映了作者写作时的心境。
《春》大概写于1932年下半年或1933年初。1932年8月,朱自清漫游欧洲回国不久,便与陈竹隐女士结为美满夫妻,并于同年9月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33年4月,又喜得贵子。朱自清生活中的顺境与幸事,不能不对《春》的抒情格调产生影响。作者乐观感情的倾注,使得作品情景交融、诗情与画意结合。再从语言方面看,《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语言固然是漂亮的,但有雕琢痕迹,不够自然。而《春》的语言则简朴、活脱、口语化。如写草,“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些语言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生动活泼,节奏明快,语短意丰,表现力强。作者为了更好地描写春天,还采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方法,使春天形象化、人格化。前面引用的文章的结尾部分,便是这方面最好的例证。
该走的走了,该留下的留下了,残存下来的高家哀嚎着,有的为旧时代的终结的害怕;也有为新时代的到来的惶恐。最终高公馆散了,可那个时代人再继续,挣扎着他们的命运,失去的已经是永远的消逝,活着的仍在挣扎。
《春》读书笔记
《春》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出色散文,将它与此前的同类题材《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相比,使人感到它有两点突出的变异:
一是感情格调有所不同。
二是语言风格的变化。
《春》的感情基调则轻松愉快、充满活力。何以会如此?我猜想至少有这样两个原因:
一是本文系朱自清应约为中学撰写的语文教材,从培养青年进取向上出发,作者采用了相应的积极、乐观的感情基调。
二是作品的青春活力,反映了作者写作时的心境。
《春》大概写于1932年下半年或1933年初。1932年8月,朱自清漫游欧洲回国不久,便与陈竹隐女士结为美满夫妻,并于同年9月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33年4月,又喜得贵子。朱自清生活中的顺境与幸事,不能不对《春》的抒情格调产生影响。作者乐观感情的倾注,使得作品情景交融、诗情与画意结合。再从语言方面看,《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语言固然是漂亮的,但有雕琢痕迹,不够自然。而《春》的语言则简朴、活脱、口语化。如写草,“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些语言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生动活泼,节奏明快,语短意丰,表现力强。作者为了更好地描写春天,还采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方法,使春天形象化、人格化。前面引用的文章的结尾部分,便是这方面最好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