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小学读后感合集(2)
2022-08-23 来源:百合文库
《梁家河》全书10余万字,40幅图片,共分为四个部分。读后,我的第一感觉是亲切、接地气,我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娃,工作后也一直在基层,《梁家河》这本书,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记录了习总书记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及深刻体悟,诠释了一名真真切切基层干部工作态度,在情感上真挚,情节上生动,具有浓厚的陕北乡土气息,有很强的可读性、思想性、教育性。
第二个感受是振奋、坚定的信念。习总书记是当年“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查对时间最长的知青”,在梁家河插队的7年中,与当地父老乡亲达成一片,融为一体,真正了解到了人民疾苦,和他们建立了血肉联系,身体力行的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综治。从书中我也深刻的体会到习总书记那种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复兴民族的梦想,他那种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工作责任,始终保持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第三个感受是最难的“修行”是平等心。我深刻感受到什么事农民需要的干部、什么是农村需要的干部,无论是什么时候都要“一碗水端平”,做事要公平、公正。
通过读《梁家河》,我深刻体会到习总书记当前在陕北插队时的艰辛,了解了新时代领导人的青葱岁月和成长历程,以及对这片土地、土地上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共产党人从人民群众中来,再到人民群众中去,初心不改。
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在今后工作中,更好好学习习总书记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不断磨练意志、提升能力,更要立足当下,把一件件小事干成做好,真正做到不负职责、不负使命。
作者简介:
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