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匠诲人必以规矩读后感摘录(18)
2022-08-23 来源:百合文库
23、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24、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孟子·告子上》)
【译文】高明的工匠教人手艺必定依照一定的规矩,学的人也就必定依照一定的规矩。
2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26、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译文】人不学而有的能力,是人的本能,不用考虑而知道的事情,是自身的意识(天赋的道德观念)。
27、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孟子·尽心上》)
28、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尽心下》)
【译文】贤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 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明白。
2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有了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一个家有了自己毁坏的因素,别人才能毁坏它;一个国家自己有了被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30、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荀子名句及译文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
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劝学》)
2、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译文〕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指眼睛因为不能同时盯着两个东西(或两种事物),所以能看清一切事物(是因为专注所致);耳朵因为不能同时听取两种人的意见,所以能明辨是非。
3、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24、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孟子·告子上》)
【译文】高明的工匠教人手艺必定依照一定的规矩,学的人也就必定依照一定的规矩。
2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26、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译文】人不学而有的能力,是人的本能,不用考虑而知道的事情,是自身的意识(天赋的道德观念)。
27、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孟子·尽心上》)
28、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尽心下》)
【译文】贤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 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明白。
2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有了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一个家有了自己毁坏的因素,别人才能毁坏它;一个国家自己有了被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30、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荀子名句及译文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
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劝学》)
2、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译文〕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指眼睛因为不能同时盯着两个东西(或两种事物),所以能看清一切事物(是因为专注所致);耳朵因为不能同时听取两种人的意见,所以能明辨是非。
3、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