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读书与做人读后感2500聚集(30)

2022-08-22 来源:百合文库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正气”。孟子说:“吾善养浩然之气”,这是他做人的原则,“浩然之气”,实质就是“正气”,而有此正气的人,放眼古今,又有几人?而想要这般“正气”,“读书”是唯一途径。
读书人的风骨和气节是人生的最强音,文天祥曾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柔弱书生是中华文化的脊柱。古代的那些大文学家,大都落了个凄惨下场,不是因为他们不会做人,而是因为他们太会做人了。面对荣华富贵,他们坦坦荡荡、两袖清风;面对威迫利用,他们从从容容,恪尽职守。
而思及宋朝恶臣秦桧,他也曾寒窗数载,高中状元,文采不输世家名人,却在不经意间,忘了如何“做人”,而导致如今的秦姓人民,心中仍是忐忑不安。
“读书”思“做人”。读书志在立身。明代的杨时,为解决读书时的疑惑,顶着风雪,立在门前等待午睡的先生。古人读书,不惟求知,重在立身,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书行天下者,自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但我们还应该知道一点,“积累知识”和“塑造人格”或者是不容分割的,但又绝不能相互取而代之的。读书能使我们博学,但这只是一种追求,而不是根本,唯有“做人”,才是“读书”的根本,“读书”就是为了“做人”,为了做一个有文化、有品德的人。
读书与做人作文7
书是一座灯塔,指引前行的路,书是一汪清泉,滋润人们的心灵,书是汪洋大海而我们则在其中遨游。
人之所以被称为人是因为我们会吃,会住吗?不,不是的,是因为我们会学习,会读书,所以说做人要读书,要学习知识,才能算得上万物之首。
还记得去年暑假,我在动物园中看见了猴子表演,只见那猴子在两棵树上爬来爬去,顽皮地荡着秋千,它还用工具偷桃子,还能骑自行车,可是为什么它们不能成为人呢?那就是因为他不会读书,不会学习思考,只能按人教的去做。
还记得在小时候我什么都不懂,问这问那好似肚里装了十万个问题一样。可是在读完《十万个为什么》我懂得了许多。我爱书,也明白为什么要读书。当我读书时外界似乎都和我无关,我就如与世隔绝一般什么也听不到,渐渐的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时间就这么不知不觉中过去了。当我看完书后,也懂得更多的知识,明白了更多的道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