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榻杂记读后感500选录(2)
2022-08-23 来源:百合文库
引导语:《病榻杂记》是季羡林的作品,收录了季羡林先生自2001年以来、特别是自2003年住院至今撰写的90多篇文章,计20多万字。书中有他的人生各阶段回忆,也有回忆父母、老师和亲友的文章。
《病塌杂记》读后感一
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让我有幸拜读了季羡林老先生的《病榻杂记》.这本杂记是季老对青年时代的回忆以及对世事的感慨,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季老对母亲的追忆.
季老六岁时便离开了家乡,离开了母亲,在他在外求学的生涯中,只回过两次家乡,每一次都是为亲人奔丧,其中第二次就是为自己的母亲.在季老的很多著作中都有提到过自己的母亲,《病榻杂记》也不例外,虽然笔墨不多,但是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母亲的感恩之情.一个九十五岁高龄的老人,躺在病榻上,心里却是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以至于灵魂震荡,想追母亲于地下,那是怎样一种超越生死的感恩之情啊!几十年的光阴悄然逝去,却怎么都磨灭不了季老对母亲的感恩之情,一个耄耋老人,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却依然日夜思念已过世了半个多世纪的母亲,一个个儿时生活中的细节依然在他的脑海中浮现.
有人说伟人是可以抛弃一切的,甚至是亲情,但是我却不以为然.伟人之所以能够称之为伟人,正是由于他有血有肉,有丰富的情感,当然最不可缺乏的就是一颗感恩之心.毛主席在长沙求学时,不辞劳苦的将自己重病的母亲接到长沙就医;建国后,陈毅将军的公务繁忙,回家时还亲手为病重的母亲洗尿裤.由此可见,伟人的感恩之心不仅不逊色于普通人,还胜于普通人.我们不一定可以成为伟人,但是我们一定需要的是学会感恩,乌鸦都知道反哺报恩,何况我们是有感情的人.我们成长的第一步就是学会感恩,季老在文章中写到:我们每个人都有母亲,是母亲给予我们身体,指引我们前进,前进,永不满足于已有的一切.所以母亲给予我们的影响之巨大,是一生的,是指导我们成长的.
我们每天与母亲生活在一起,每天沐浴在母爱的呵护之中,但是不一定就会成长,因为我们若是对母亲没有感恩之心,那么我们的思想就不能提升到另一个更高的境界,若一个人连自己的母亲都不懂得感恩,又怎么会学着去爱别人?这个世界最需要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所以只有心怀感恩才能学会关爱,才能使世界更加的和谐,更加的融洽,更加的温暖.成长是个一生的课题,人类就是一代一代心怀感恩,才逐渐成长起来的,在感恩中成长,让心灵抛弃一切的无视与冷漠,让感恩的种子在心灵的净土上生根发芽,长出种子以后,随风飘落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