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读后感800字高中摘录(5)
2022-08-23 来源:百合文库
1, 晋国为什么要联秦攻郑,即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出场的?
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针对此句教师先补充简易的秦晋郑楚四国形势图和战争的原因:秦晋围郑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另外,秦国也要争夺霸权,秦晋联合也就成为必然了。
诱导学生思考本段的内容和上面的问题:
点拨: A 1 战争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 B 1 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C 1 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
2,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
让学生带着问题找出原文的句子,然后分析探究。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对烛之武十分了解和信任,极力推荐,可是,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临危受命。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本段的重点在“说”,先让学生自读、讨论,找出相关的句子,理解内容,再探究说辞的思路和艺术。
说辩内容:
(1)“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
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针对此句教师先补充简易的秦晋郑楚四国形势图和战争的原因:秦晋围郑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另外,秦国也要争夺霸权,秦晋联合也就成为必然了。
诱导学生思考本段的内容和上面的问题:
点拨: A 1 战争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 B 1 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C 1 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
2,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
让学生带着问题找出原文的句子,然后分析探究。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对烛之武十分了解和信任,极力推荐,可是,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临危受命。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本段的重点在“说”,先让学生自读、讨论,找出相关的句子,理解内容,再探究说辞的思路和艺术。
说辩内容:
(1)“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