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敬告我国国民读后感集合(70)

2022-08-22 来源:百合文库
然而,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陈独秀的有些思想和认识存在一定缺陷。他曾指出:“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持较皙种之所为,以并世之人,而思想差迟,几及千载”,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道德方面,一概排斥和反对中国传统文化,全盘接纳和吸收西方文化道德,把问题和方式绝对化,走向了极端,这不仅不适合中国所特有的国情,而且从现在看,历史证明这样做有失偏颇。
《敬告青年》读后感3
《敬告青年》是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的第一篇文章,相当于是《新青年》(当时叫《青年杂志》)的发刊词,主要是在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的对比中表达批判封建礼教,崇尚西方的思想,追求民主与科学的强烈愿望。陈独秀在文章中表示,这一切的改变都瞩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但我们又必须改造“年少老成”之青年。陈独秀毫不吝啬地大肆赞扬“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天然淘汰之途,与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但是同时他也认识到,其始也未尝不新鲜活泼,寝假而为陈腐朽败分子所同化者,有之;寝假而畏陈腐朽败分子势力之庞大,瞻顾依回,不敢明目张胆作顽狠之抗斗者,有之。所以他写下这篇荡气回肠的文章来警示当代青年,要反对封建的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如他所愿,它的确如当头一棒,深深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的青年。
即使在现在,也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
那么,想要了解1915年前后的青年,我们不得不先去看看当时的社会背景。《新青年》的创刊,最大动因是辛亥革命后,以袁世凯为首的旧势力倒行逆施,导致政局混乱、民怨沸腾,让人们普遍感到失望。先进知识分子于混乱与苦闷中力图为国家、民族寻找到一个新的出路。
那为什么陈独秀想敬告“青年”呢?当时头脑比较清醒的人都认为,中国社会积腐太深,中年以上的人大抵都为旧污所染、旧习所困,唯有青年是国家和民族一线生机所系。李大钊说:“国中分子,昏梦罔觉者去其泰半,其余丧心溃气者又泰半。”希望只能寄托于青年。当时梁启超也断定:“吾国处飘摇欲倒之境,所恃者厥为青年。”可见,在当时的社会中,进步者革命者爱国者很多都青年,都是先进的知识分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