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非暴力沟通第二章读后感精选(18)
2022-08-22 来源:百合文库
2)感受,说出自己的感受或确认对方的感受。
3)需要,看到自己的需求或鼓励别人说出需求。
4)请求,清晰的表达出自己希望对方做什么,或确认对方需要自己做什么。看起来很简单,但是练起来还是需要刻意的。
在生活当中,如果仔细观察的话,我们的语言,很多时候都是评判,甚至会上升到道德评价。比如,你太不负责任了;我的孩子很懒。比如有同事对某件事提出我们认为不好的的疑虑时,我们通常会说,你太负面了。有没有觉得这些对话里面,对方听到了批评,不走心,甚至粗暴。有时候我们为了表达我们的欣赏,通常简洁的一句:你好棒!你好优秀!虽然是表扬别人的话,但是,对方听到了空洞的应付,一样没有很好的效果。如果能描述详细的事情先,再表达自己的感受,那么这和表扬要具体到事情上的理念是一致的。
还有时候,我们也喜欢比较,比较也是一种评价。可是在生活中,我们已经太习惯比较了,我们家长为了教育孩子通常会拿邻居家的好孩子来比较,学校会排名成绩,这也是一种比较,团队会排业绩表,这也是一种比较。但是比较蒙蔽了我们对别人或对自己的爱,对自己的认可。在比较的环境中,只有在比得过别人时,我们才会觉得自己是优秀的是好的。如果哪一天落后了,或者换到一个竞争更激烈的环境当中,我们没有能走在前茅,整个人都开始变得不好了,开始焦虑,开始否定自己。虽然适当的焦虑能引发人不断的突破自己,但是我认为深切的认可自己,知道自己的状态更加能给人于成长的力量。
再来看一下感受。本书是老外写的,他说很多人都忽略感受,说不出感受来。而貌似我们中国人更含蓄,即使有感受也未必愿意大方的表达出来,大家都怕尴尬。可见我们的语言能表达内心是太有限了。书中有个例子:一位大学生说,室友将音响的声音放的很大,他怎么也睡不着。作者问他有什么感受,他说我觉得晚上不该这么大声。作者说这是看法,不是感受,让他再表达一次感受,他说声音太大了会打扰到别人,作者解释说依然是看法而不是感受。大学生想了想,斩钉截铁的说,我没有什么感受!有几次,我看了这本书后,我问儿子,妈妈答应陪你一起去外面玩,你有什么感受?他想都没想直接回答我,没什么感受。后来多启发几次,他会回答,我感觉很好啊。好是个很笼统的字,我继续问,除了好呢?很开心啊,还有呢?没有了。
3)需要,看到自己的需求或鼓励别人说出需求。
4)请求,清晰的表达出自己希望对方做什么,或确认对方需要自己做什么。看起来很简单,但是练起来还是需要刻意的。
在生活当中,如果仔细观察的话,我们的语言,很多时候都是评判,甚至会上升到道德评价。比如,你太不负责任了;我的孩子很懒。比如有同事对某件事提出我们认为不好的的疑虑时,我们通常会说,你太负面了。有没有觉得这些对话里面,对方听到了批评,不走心,甚至粗暴。有时候我们为了表达我们的欣赏,通常简洁的一句:你好棒!你好优秀!虽然是表扬别人的话,但是,对方听到了空洞的应付,一样没有很好的效果。如果能描述详细的事情先,再表达自己的感受,那么这和表扬要具体到事情上的理念是一致的。
还有时候,我们也喜欢比较,比较也是一种评价。可是在生活中,我们已经太习惯比较了,我们家长为了教育孩子通常会拿邻居家的好孩子来比较,学校会排名成绩,这也是一种比较,团队会排业绩表,这也是一种比较。但是比较蒙蔽了我们对别人或对自己的爱,对自己的认可。在比较的环境中,只有在比得过别人时,我们才会觉得自己是优秀的是好的。如果哪一天落后了,或者换到一个竞争更激烈的环境当中,我们没有能走在前茅,整个人都开始变得不好了,开始焦虑,开始否定自己。虽然适当的焦虑能引发人不断的突破自己,但是我认为深切的认可自己,知道自己的状态更加能给人于成长的力量。
再来看一下感受。本书是老外写的,他说很多人都忽略感受,说不出感受来。而貌似我们中国人更含蓄,即使有感受也未必愿意大方的表达出来,大家都怕尴尬。可见我们的语言能表达内心是太有限了。书中有个例子:一位大学生说,室友将音响的声音放的很大,他怎么也睡不着。作者问他有什么感受,他说我觉得晚上不该这么大声。作者说这是看法,不是感受,让他再表达一次感受,他说声音太大了会打扰到别人,作者解释说依然是看法而不是感受。大学生想了想,斩钉截铁的说,我没有什么感受!有几次,我看了这本书后,我问儿子,妈妈答应陪你一起去外面玩,你有什么感受?他想都没想直接回答我,没什么感受。后来多启发几次,他会回答,我感觉很好啊。好是个很笼统的字,我继续问,除了好呢?很开心啊,还有呢?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