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章论语读后感细选(6)
2022-08-21 来源:百合文库
2、因材施教之“问仁”:
孔子的因材施教在《论语》中多处呈现,“问孝”一个明证,这一篇的“问仁”也是,对颜渊,孔子回答的是“克己复礼”,对仲弓,孔子要求他恭敬而无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司马牛,孔子要求他说话要谨慎。我们做伏羲教育的,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了解孩子,真正从孩子的角度、问题去选择我们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但是能做到的极少,为何?因为抱住成人的.我执太重,没有真正放下自己,放下成人世界的种种人情世故,清空自己的成人判断去看待孩子的问题。想做好教育,心要跟孩子一路,否则总是有隔。我想,孔子也是一个有童心的人(虽然孔子的学生年龄基本都是青年以上),“两小儿辩日”就知道了,吴教授也是这样的人,他们年龄再大,那颗童心依存。
“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种慧眼不容易练就,孔子这双眼太厉害,任何人在他面前都伪装不了,做坏事的人怕孔子,记得我讲“孔子三讲”的时候就说过。现在我慢慢也懂得通过学生的表现找到他思想的根源从而引导,这都是因为伏羲教育给我成长的机会,回想以前做了十几年的教育,何尝有这样的敏感度和智慧?都是孩子来成就我们的。所以,也是孔子的弟子成就了孔子,弟子三千,形形式式,性格各异,对于酷爱学习的孔子来说,天天都在捉摸这些学生,他能不厉害吗?
人人皆为尧舜,人人也皆能为孔子,“摹人”就是了,但是要知道怎么摹,《论语心读》不是给我们很好的指引了吗?
3、君子是最自在之人:
司马牛问孔子什么是君子,孔子告诉他君子“不忧不惧”,司马牛的悟性真的差一点,他不懂为什么不忧不惧就是君子。所以孔子还得告诉他“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问心无愧,有什么可忧愁、恐惧的呢?)孔子的话,自己做到了就能真正体会到他的人生境界了。“君子坦荡荡”,“君子不忧不惧”,所以君子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获得了心灵的真正自由,他真正为自己而活,世间万物俗世价值观影响不到他的选择,如如不动。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甚至很多人觉得小人活得比君子轻松,时时要做君子,君子活得太累了。错了,那是“假君子”,是修为不到的人,他们离真正的君子还很远,觉得自己是君子,往往是小人:小人常戚戚呀!这在学传统文化人方面最明显,内心渴望成为君子甚至圣贤,用道德标准要求自己,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他们往往放不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外求外责太多,容易生怨,“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真正的君子不管外面外人怎么对他,他都一笑过之,“无怨者真轻松”,怎么能不幸福?
孔子的因材施教在《论语》中多处呈现,“问孝”一个明证,这一篇的“问仁”也是,对颜渊,孔子回答的是“克己复礼”,对仲弓,孔子要求他恭敬而无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司马牛,孔子要求他说话要谨慎。我们做伏羲教育的,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了解孩子,真正从孩子的角度、问题去选择我们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但是能做到的极少,为何?因为抱住成人的.我执太重,没有真正放下自己,放下成人世界的种种人情世故,清空自己的成人判断去看待孩子的问题。想做好教育,心要跟孩子一路,否则总是有隔。我想,孔子也是一个有童心的人(虽然孔子的学生年龄基本都是青年以上),“两小儿辩日”就知道了,吴教授也是这样的人,他们年龄再大,那颗童心依存。
“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种慧眼不容易练就,孔子这双眼太厉害,任何人在他面前都伪装不了,做坏事的人怕孔子,记得我讲“孔子三讲”的时候就说过。现在我慢慢也懂得通过学生的表现找到他思想的根源从而引导,这都是因为伏羲教育给我成长的机会,回想以前做了十几年的教育,何尝有这样的敏感度和智慧?都是孩子来成就我们的。所以,也是孔子的弟子成就了孔子,弟子三千,形形式式,性格各异,对于酷爱学习的孔子来说,天天都在捉摸这些学生,他能不厉害吗?
人人皆为尧舜,人人也皆能为孔子,“摹人”就是了,但是要知道怎么摹,《论语心读》不是给我们很好的指引了吗?
3、君子是最自在之人:
司马牛问孔子什么是君子,孔子告诉他君子“不忧不惧”,司马牛的悟性真的差一点,他不懂为什么不忧不惧就是君子。所以孔子还得告诉他“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问心无愧,有什么可忧愁、恐惧的呢?)孔子的话,自己做到了就能真正体会到他的人生境界了。“君子坦荡荡”,“君子不忧不惧”,所以君子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获得了心灵的真正自由,他真正为自己而活,世间万物俗世价值观影响不到他的选择,如如不动。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甚至很多人觉得小人活得比君子轻松,时时要做君子,君子活得太累了。错了,那是“假君子”,是修为不到的人,他们离真正的君子还很远,觉得自己是君子,往往是小人:小人常戚戚呀!这在学传统文化人方面最明显,内心渴望成为君子甚至圣贤,用道德标准要求自己,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他们往往放不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外求外责太多,容易生怨,“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真正的君子不管外面外人怎么对他,他都一笑过之,“无怨者真轻松”,怎么能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