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步修行读后感200字聚集(14)
2022-08-21 来源:百合文库
最后,作者讲到了人的完美状态,孩子般的好奇与天真。我明白作者的意思,也懂得他的体会。只是,我觉得自己太容易被现世生活的琐事左右,精神难以摆脱生活的压力,自然无法达到那种“简单”。我想,人的成长都要有个过程,作者年轻的时候或许也如我一般困顿纠结,走过漫漫长路,风雨兼程,才达到今天的高度。想必,作者坐在山顶的长椅上,感叹人间大美景象的同时,也定会看到那裤脚的点点泥浆。然而,此时此刻,一切都释然了。
泥步修行读后感 篇7
我是读着余秋雨的书长大的,这话不夸张。那本旧版的《文化苦旅》到现在还在读,每晚给宝宝声音胎教的读物就是《文化苦旅》,可见我对余秋雨的钟爱。
《泥步修行》是余秋雨的最后一本书,不论是不是真的最后一部,也无所谓了,如果再出,我可能还会再买。这本书断断续续读到现在,还差二三十页才读完,但是我觉得可以有个简单的评论了。一个明显的感觉是——秋雨老了,止步不前,但秋雨的读者也更成熟了,一直在进步,余秋雨的文字已经难以满足被他带着长大的那一部分读者的需求了。二十年前读来的极好的文字,如今读着觉得有些拗口,有些过度修饰。由此我想起了《文化苦旅》新旧两版之间的差别,新版去掉了很多修饰,显得更加平实,也许余秋雨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书分为三部分:破惑,问道,安顿。初读第一部分,还有惊艳之感,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说出的话,对于后辈来说还是很受用,再加上他对于那些流言蜚语和“小人”们的半曝光式的描述,免不了勾起了读者的八卦之心。到了问道部分,他对中国的传统佛、道及其他大哲做出了一些精辟的概述,但也仅限于概述,并无太多新意,适合二十岁以下的读者做文化扫盲。最后一部分我还没有读完,但是有些读不下去,这部分应该是对前两部分的总结升华,但是看得我飘飘忽忽,云里雾里。
读余秋雨老师长大的读者们,如果你们觉得余秋雨的书没有以前感觉那么好读了,那恭喜你,你的阅读能力和品味进入了新的层级,这也有余秋雨老师的一份功劳吧!
泥步修行读后感 篇7
我是读着余秋雨的书长大的,这话不夸张。那本旧版的《文化苦旅》到现在还在读,每晚给宝宝声音胎教的读物就是《文化苦旅》,可见我对余秋雨的钟爱。
《泥步修行》是余秋雨的最后一本书,不论是不是真的最后一部,也无所谓了,如果再出,我可能还会再买。这本书断断续续读到现在,还差二三十页才读完,但是我觉得可以有个简单的评论了。一个明显的感觉是——秋雨老了,止步不前,但秋雨的读者也更成熟了,一直在进步,余秋雨的文字已经难以满足被他带着长大的那一部分读者的需求了。二十年前读来的极好的文字,如今读着觉得有些拗口,有些过度修饰。由此我想起了《文化苦旅》新旧两版之间的差别,新版去掉了很多修饰,显得更加平实,也许余秋雨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书分为三部分:破惑,问道,安顿。初读第一部分,还有惊艳之感,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说出的话,对于后辈来说还是很受用,再加上他对于那些流言蜚语和“小人”们的半曝光式的描述,免不了勾起了读者的八卦之心。到了问道部分,他对中国的传统佛、道及其他大哲做出了一些精辟的概述,但也仅限于概述,并无太多新意,适合二十岁以下的读者做文化扫盲。最后一部分我还没有读完,但是有些读不下去,这部分应该是对前两部分的总结升华,但是看得我飘飘忽忽,云里雾里。
读余秋雨老师长大的读者们,如果你们觉得余秋雨的书没有以前感觉那么好读了,那恭喜你,你的阅读能力和品味进入了新的层级,这也有余秋雨老师的一份功劳吧!